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黄羽肉鸡的特殊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44

优质黄羽肉鸡由一些地方黄羽土鸡经过多年的纯化选育而成,保留了原有地方土鸡的肉质风味,生产性能及生长速度较土鸡有所提高,外型毛色趋于一致。要发挥其较高的生产性能,还需要特殊的管理技术:

一、营养要求

1、蛋白质。要求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前期(0—4周)21%—22%,后期(4周以后)18.5%—19.5%,同时适当添加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日粮中蛋氨酸前期添加比例为0.45%—0.47%,后期为0.40%—0.42%。同时要添加硫酸铜和硫酸铁。

2、维生素。维生素水平可在爱拔益加肉鸡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2%—3%。但维生素B2要适当添加。

3、增色剂。为了突出黄羽肉鸡的"三黄"特征,可适当添加露康定(主要成份是柠檬黄)、加丽黄等,每吨饲料20—40克,同时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如苜蓿粉、黄玉米、红辣椒粉等叶黄素含量丰富的原料。此外,为了保证黄羽肉鸡鲜嫩的肉质、与草鸡接近的口味,饲料中不添加任何含腥味的原料,如鱼粉、血粉、蚕蛹粉等。

二、管理要点

1、光照。1—2日龄每天光照23—24小时,光照强度60勒克斯;3—7日龄每天光照20小时,光照强度40勒克斯;8—13日龄每天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30勒克斯;14—21日龄自然光照;21—28日龄每天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20勒克斯;28—35日龄每天光照20小时,光照强度30勒克斯;35日龄以后每天光照23—24小时,光照强度40勒克斯。

2、温度。一般1日龄33—34℃,以后每天下降0.5—1℃,随鸡龄的增加逐步调低至室温。

3、湿度。一般以舍内干燥为好。

4、密度。饲养育雏期每平方米30—40只,育成期每平方米12—16只。

5、公母分群。黄羽肉鸡的公鸡争食能力强,且好斗,对蛋白质、赖氨酸利用率高,生长快,母鸡则相反。因此公母鸡宜分开饲养,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增重,饲料效益及整齐度,从而实现较好的饲养效益。

三、增加免疫内容。由于黄羽肉鸡饲养周期与肉用仔鸡相比较长,应增加免疫内容,如马立克氏病疫苗必须在出壳后及时接种;鸡痘疫苗,看是否处于发病地区,一般情况下黄羽肉鸡也应该刺种免疫;其他免疫项目根据发病特点加以考虑。此外,还要搞好隔离、卫生消毒工作。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免疫及监测,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