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支原体的病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5

鸡支原体的病因

慢性呼吸道疾病

(1)病原特性 鸡败血支原体用姬姆萨染色效果良好,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一般为球形。培养时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牛肉浸液为基础,加有10%~15%鸡血清或猪血清或马血清,含1%酵母浸膏,加酪蛋白的胰酶水解物和葡萄糖。在这些血清琼脂培养基上于37℃潮湿环境下培养5—6天后可出现光滑、圆形、透明细小的菌落,具有一个致密的、突起的中心点。

本支原体也能在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生长繁殖,通常在5~7天内死亡。经多次传代后,病变出现更为典型和规律,表现胚体萎缩,全身水肿,皮肤、尿囊膜及卵黄膜出血,肝肿大。在鸡胚死后不久的卵黄囊和绒毛尿囊膜上的病原浓度最高。

本支原体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卫矛醇或水杨苷。能溶解马红细胞及凝集鸡、火鸡的红细胞。鸡败血支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离体后迅即失去活力,但在2013鸡粪中能存活3天。在低温条件下能长期保存。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将本菌杀死。

(2)病料的采取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气管或气囊渗出物、鼻甲骨、鼻窦的渗出物或肺组织等作为病料。

(3)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将病料制备成混悬液,加人青霉素、链霉素各1 000~2000国际单位处理后,直接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712培养5~7天,若在培养基中加有酚红指示剂,待培养基由红变黄后,然后移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37℃非常潮湿的环境中培养3~5天,即可得到典型的支原体菌落。而后可做鸡红细胞吸附试验进行鉴定。

①镜检 取培养物制备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到卵圆形或小球状的病原体,常呈丝状。

②鸡红细胞吸附试验 取15~20毫升0.25%鸡红细胞悬液于培养好的支原体平皿中,室温放置15~20分钟,弃去红细胞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培养基表面2—3次,低倍镜检查,致病性菌落表面吸满红细胞,而非致病性菌不能吸附红细胞。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