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09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6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产变色蛋、软皮蛋、无壳蛋及异常蛋为特征。
 1 病原学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的禽腺病毒Ⅲ群成员,其特性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及禽腺病毒均有差异,目前暂列在禽腺病毒属之内。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对pH值适应范围广(pH3~10),甲醛、强碱对其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病毒对热有一定的耐受性,56℃ 3小时可存活。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传播途径可通过被感染的精液和种蛋垂直传染,也可通过水平传播。
  感染动物为鸡,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火鸡、野鸡、珍珠鸡、鹌鹑、鸭、鹅也可感染。
  本病主要发生于26~35周龄产蛋鸡,幼龄鸡不表现临床症状。蛋鸡群表现产蛋率突然下降,每天可下降2 9/6~4%,连续2~3周,下降幅度最高可达30%~50%,以后可逐渐恢复,但一般不易恢复到正常水平。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一周左右。
  产蛋率下降,并有大量软皮蛋、褪色蛋、薄壳或无壳蛋。
 4 病理变化
  本病无特征性病变,偶见输卵管及子宫黏膜水肿、肥厚,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有时可见卵巢萎缩、卵泡稀少或软化。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
  血清学检查: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病鸡的直肠内容物(粪便)、输卵管上皮细胞或白细胞。
 6 防治
  本病主要经胚垂直传播,所以应从非疫区鸡群中引种,引进种鸡群要严格隔离饲养,产蛋后须经HI监测,只有HI阴性的才可留做种鸡用。在鸡场和孵化厅要严格执行消毒工作,在日粮中要注意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平衡。
  鸡在110~130日龄可使用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