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饲料包括天然草地牧草、栽培牧草、田间杂草、幼枝嫩叶、水生植物、叶菜类及非淀粉质茎根瓜果藤类等,以其富含叶绿素而得名。它具有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低、水分含量高、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特点,且品种齐全、来源广、成本低、采集方便、加工简单,能较好地被家畜利用。近年来青绿饲料大面积栽培与利用,促进了农区种草养畜的发展。但利用不当,会造成牲畜中毒,须注意防止。
一、防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饲用甜菜、萝卜叶、芥菜叶、油菜叶等叶菜类青绿饲料中均含有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无毒,但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可被还原为具有毒性的亚硝酸盐。如果堆放时间过长,发霉腐败,或者在锅里加热或煮焖在锅中、缸中过夜,都会使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据研究,叶菜类青绿饲料在锅中焖24~48小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200mg/kg~400mg/kg。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很快,多在1d内死亡,严重者可在半小时内死亡。发病症状表现为动物不安、腹痛、呕吐、流涎、吐白沫,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全身震颤、行走摇晃、后肢麻痹,体温无变化或偏低,血液呈酱油色。
因此,饲喂蔬菜、饲用甜菜、萝卜叶、芥菜叶、油菜叶等叶菜类青绿饲料时,应随割随喂,若需存放应将其摊开,保持通风,严防腐烂。
二、防氢氰酸和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即使在饲料中含量很低也会造成中毒。青绿饲料中一般不含氢氰酸,但在苏丹草、高粱苗、玉米苗、马铃薯幼芽、木薯、亚麻叶、蓖麻籽饼、三叶草、南瓜蔓等青绿饲料中含有氰甙配糖体。含氰甙配糖体饲料经过堆放发霉或霜冻枯萎,在植物体内特殊酶作用下,氰甙配糖体被水解而生成氢氰酸。当含氰甙的饲料进入动物体后,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甚至无需特殊酶的作用,仍可使氰甙和氰化物分解而形成氢氰酸。玉米和高粱收割后的再生苗,经霜冻后危害更大。
氢氰酸中毒的症状为腹痛腹胀,呼吸困难而且快,呼出气体有苦杏仁味,行走站立不稳,可见粘膜由红色变为白色或带紫色,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瞳孔放大,最后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呼吸麻痹而死。
三、防草木樨中毒
草木樨本身不含有毒物质,但含有香豆素,当草木樨发霉腐败时,在细菌作用下,可使香豆素变为双香豆素,其结构式与维生素K相似,具有拮抗作用。
双香豆素中毒主要发生于牛,其他动物很少发生。中毒发生缓慢,通常饲喂草木樨2~3周后发病。牛中毒症状为食欲变化不大,机体衰弱,步态不稳,运动困难;有时发生跛行,体温低,发抖,瞳孔放大。该病病症是凝血时间变慢,在颈部、背部,有时在后躯皮下形成血肿,鼻孔可流出血样泡沫,奶里也可出现血液。
此病可用维生素K治疗。注意饲喂草木樨时逐渐增加喂量,不能突然大量饲喂,不要投喂发霉变质的草木樨。
四、防豆科牧草中毒
豆科牧草本身无毒,但在早春季节牛放牧或鲜喂大量豆科牧草时,易发生瘤胃臌胀病,应予以预防。如紫花苜蓿、紫云英等豆科牧草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及皂素,能在反刍家畜瘤胃中形成大量的持久性泡沫,阻碍瘤胃中CO2、CH4等气体的排出,因而容易得臌胀病。
主要防止方法是,及时补饲普鲁卡因,或先喂一些禾本科牧草再喂豆科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