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番鸭“花肝病”预防及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2

番鸭“花肝病”是一种以病死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的番鸭病,是目前鸭的一种新疫病。据笔者的了解及有关资料报道,本病于1998年底在湛江地区最早发生,目前在我国江苏、浙江及我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番鸭中出现地方性流行。

本病多发生于日龄较小的雏鸭,其中以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最为易感,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也高达30%以上。主要病理变化特点是:内脏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肠、胰等)有大量的灰白色呈花斑样的坏死灶。本病的病原目前尚未定论,从患鸭的心、肝、脾等容易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病原菌以及一种无血凝性的病毒。

防制:(1)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购入种苗。(2)疫区可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良好。(3)患病早期的番鸭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的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以防止细菌的并发或继发感染,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