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柴鸡育雏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2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2

日常管理的事情很多,主要是观察鸡群、喂料喂水、注意整理鸡群、做好记录,搞好消毒。

一、观察鸡群。随时观察鸡群的反应情况。这是有经验的养殖户发现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养殖中有问题不可以等到雏鸡的症状非常明显了再作处理,观察鸡群就可以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失。观察时主要看雏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鸡群的活动情况、有无离群独处的、争抢食物的灵敏程度、叫声的大小、吃食的速度和采食的数量;每天清晨观察雏鸡粪便的形状和颜色;留心雏鸡羽毛的光洁度、眼神,对声音的反应,总之,每个方面都要留心才可以。从而掌握其健康状况水平。

二、每天给水给料的时间要固定,原则是少喂勤添,防止剩料发霉变质;在饲养的过程中,改变饲料要有一个过渡期,不可以一下子直接更换。并保持足够的清洁饮水,使之自由饮用。

三、整理鸡群。所谓整理鸡群也就是随时挑出和淘汰有严重缺陷的雏鸡。引进一批雏鸡后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须将那些发育迟缓的、体弱的、生病的雏鸡单独饲养,根据日龄和雏鸡的体重适时分群。这样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鸡群的生长,防治疾病的传播。

四、搞好消毒。做到每天刷洗食槽、水槽,定时通风换气,工作服等每次洗干净后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少于2小时,器具等工具要在冲洗干净的情况下,在密闭的空间内熏蒸消毒三十分钟以上;定期更换出入口消毒池的药液;育雏舍要定期进行带鸡喷雾消毒,喷雾时高度超过鸡的背部20~30厘米,每周一到两次;如果周边有疫情发生,需要每天带鸡消毒一次;周边环境也要定期喷雾消毒,每两周一次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避开免疫时间,以免发生相互影响。

五、做好记录。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引进的时间、数量、品种、鸡群的健康状况、体重、每日的采食量、饲料的变化情况,温度、湿度情况、光照强度和时间、粪便变化情况、死亡和淘汰数量以及免疫、使用药物的情况等。做好记录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也便于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同时,建立养殖档案,也是国家农牧行政部门对养殖企业的要求,现在各地正在进行养殖档案的推广工作,并且有很完整的记录格式供参考。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