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鸭霍乱病的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6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607

鸭霍乱又名鸭出血性败血症、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一般呈零星发作,成年鸭易感,雏鸭很少发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多发生于5~9月,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其次是呼吸道和眼结膜。患病鸭和带菌鸭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健康家禽和野禽带菌比例也很高,可传染鸭而使其发病。在健康鸭中,高达60%的鸭常带菌,病菌主要存在于鼻腔和呼吸道,多为终身带菌,常因应激诱发本病。

该病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无明显可见的症状,鸭常在吃料时或吃料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因而常可在食槽旁发现死鸭。急性型在临床上多见。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废绝;腹泻,粪便初为灰白色,后变为污绿色、巧克力色或红色。慢性型较少见,常表现为慢性关节炎。

最急性型病死鸭无特征性的剖检病变。急性型病死鸭心包积液,心肌外膜、心冠脂肪上有针尖大或块状出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上面布满大量针头大的灰白色圆形规则坏死点或坏死灶;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肠道膨胀,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肠内容物黏稠呈糊状或胶冻样,有特殊臭味,肠黏膜出血,严重的有环状出血带。有的病死鸭腹部皮下脂肪出血。慢性型病鸭关节肿大,内有暗红色炎性渗出物以及干酪样坏死。

预防方法:(1)巴氏杆菌具有一定的条件致病性,可以通过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来杀灭病原菌,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因素。(2)应用疫苗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目前,用于鸭霍乱的疫苗有亚单位苗、弱毒苗和灭活苗三大类。亚单位苗一般用于雏鸭首免(5日龄),皮下注射1羽份;二免于鸭20~30日龄进行。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以上的鸭,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弱毒苗用于3月龄以上的鸭,每只肌肉注射6000万个活菌。(3)受本病威胁的鸭场可采用敏感药物预防,交替用药。

治疗措施:立即隔离病鸭,采用灭活苗紧急预防接种,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药物可选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土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类药物,以及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