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结核病是由禽型结核杆菌引起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消瘦、贫血、受侵器官组织结核性结节为特征。0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1 病原学
禽型结核杆菌为分枝杆菌属成员。其特性见牛结核病。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禽及带菌动物。主要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鸡、火鸡、鸭、鹅、孔雀、鸽、捕获的鸟类和野鸟均可感染。其中鸡尤以成年鸡最易感。牛、猪和人也可感染。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约2个月至一年不等。
以渐进性消瘦和贫血为特征。病鸡表现胸肌萎缩、胸骨突出或变形,鸡冠、肉髯苍白。如果关节和骨髓发生结
核,可见关节肿大、跛行,肠结核可引起严重腹泻。
4 病理变化
病变部位有大小不等、灰黄色或灰白色结核结节,常见于肝、脾、肠和骨髓等。肠壁、腹膜、卵巢、胸腺等处也可见到结核结节。
5 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结核菌素试验、病原鉴定。
病原检查:直接抹片镜检(萋一尼氏法)
血清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此法广泛应用于家禽检测)、全血染色抗原试验(用l%孔雀绿染色的抗原作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6 防治
参照牛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