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呼吸道综合征是由传染性因子、营养缺乏、饲养管理不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严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疾病。鸡呼吸道综合征可引起肉鸡生长速度显著降低、料肉比明显提高、胴体品质下降,蛋鸡和种鸡产蛋率、孵化率降低,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流泪、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其中以喉头、气管充血、出血,肺脏出血,肝脏肿大出血,肠道弥漫性出血最为常见。
1 发病原因
鸡呼吸道综合征根据感染情况可分为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和混合感染,常常是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极少单独发病。引发鸡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鸡的大多数鸡呼吸道综合征的爆发不是由单一病原所引起,而是二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原发性病因有以下几种:
(1) 病毒性因素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鸡痘病毒(白喉型)、免疫抑制性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贫血因子、禽白血病、呼肠孤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等病毒均可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促进本病的发生)等。
(2)细菌性或真菌性因素。 如鸡副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曲霉菌等。
(3)饲养管理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如温度过高、过低或忽高忽低、鸡舍的空气质量欠佳,湿度过大等环境因素;疫苗接种、转群、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及CO2浓度过高、尘土飞扬、惊吓等因素;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营养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2 发病机理
饲养管理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机体长时间带菌、带毒。在环境骤然变化、惊吓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下机体神经分泌机能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与相关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核酸基因表达蛋白酶,干扰基因的转录,使基因翻译出变异蛋白而最终引起淋巴细胞的溶解、坏死,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支原体是鸡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存在于气管、气囊上,在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或有免疫抑制的条件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支原体就大量繁殖,毒力增强,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呼吸道粘膜,导致粘膜抵抗力降低。这时在体内的大肠杆菌迅速繁殖,爆发大肠杆菌病。再者感染了支原体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免疫原性受到破坏,新支二联苗免疫时免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发生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也可能会出现支原体、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道病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加剧,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降低,而感染更多的病原菌造成危害更大的呼吸道综合征。
3 临床症状及剖见变化
由于本病的发生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不同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对机体的损害也各不相同。本病不同日龄的鸡均能发生,以21-35日龄最为多发。发病初期鸡群精神、采食正常,个别鸡出现流泪、流鼻液、咳嗽、甩鼻、呼吸道啰音等症状,几天后排黄绿色粪便;严重时发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缩头、闭眼。产蛋鸡产蛋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严重着出现绝产,蛋壳质量下降,沙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增多。患病鸡剖检可见气囊炎、肝周炎和心包炎,气管环充血、出血、水肿,肺脏淤血、出血,淤血严重者肺脏边缘坏死。卵泡出血、坏死,输卵管狭部萎缩变形,胆囊充盈,十二指肠坏死,整个肠道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直肠可见条纹状出血。
4 防治
基于上述病因分析,该病的发生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且往往继发多种疾病,因此该病的防治也不是单一的。
首先分析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做好导致主要病因的防疫和防治工作。
其次,对种鸡群切实净化支原体、白痢、以及胚源性的免疫抑制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严格控制大肠杆菌的携带率。
第三,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落实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禽白血病、网状组织增生病、马立克氏病等免疫抑制病的预防。
第四,改善饲养管理:做到鸡场特别是鸡舍的全进全出饲养方式,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严格控制鸡舍的环境温度 (育雏期间鸡舍的温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过 2℃)、湿度,加强通风换气,保证鸡群有非常高的抗病力。鸡舍的通风和保温应保持相对平衡,减少有害气体和温度降低对呼吸道粘膜抵抗力的影响。定期带鸡消毒,力争将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降到最低,杜绝疾病传播的机会。
第五,适当采取药物预防和控制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控制两种病原菌的药物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定期投药,控制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降低机体对其他病原菌的易感性。最后对于发病鸡群,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抗病毒药物(黄芪多糖、金丝桃素等)、抗菌药物拌料或饮水,连用3-5天。也可用如下方法治疗:冰片30 g、雄黄 15g、穿心莲 45 g、黄莲 30 g、黄苓45 g、黄柏40 g、麻黄 30 g,柴胡 50 g、甘草 40 g、大青叶 45 g、板蓝根 45 g研碎,加适量水熬开冷凉,1%拌料饲喂,连用 6 天,同时配合抗菌素如环丙沙星等和鱼肝油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