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饲料防霉和脱霉的实用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8  来源:猪e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32

核心提示:入夏南方天气湿热,对南方饲料生产企业而言,防治对饲料有危害的黄曲霉又一次成为当年的工作重点。据了解,黄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湿热易致黄曲霉

入夏南方天气湿热,对南方饲料生产企业而言,防治对饲料有危害的黄曲霉又一次成为当年的工作重点。据了解,黄曲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当玉米、小麦、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最适黄曲霉生长繁殖。谷实类在粉碎后,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则更适合黄曲霉的生长。因此,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防霉含水量以下。

此外,在仓库和生产管道中,饲料也容易遭受黄曲霉污染。如果饲料原料仓储时间长或仓库潮湿、漏雨,库存过多而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由于颗粒小,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就很可能为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颗粒饲料在生产中要注意冷却和配套风机的选择,否则颗粒饲料冷却时间不够或风量不足,出机饲料水分、温度过高而导致黄曲霉的生长。还要定期清理颗粒料提升料斗或管道中形成的霉积料。

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难以被破坏,当使用被污染的原料,配合饲料被污染,易造成人畜中毒。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呋喃环结构,是产生毒素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毒害作用是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伤害。

黄曲霉毒素属剧毒毒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仅为0.36毫克/千克体重,比氰化钾大10倍。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其诱发肝癌能力比二甲基硝胺大75倍。

原料脱毒有方法

轻度污染的饲料原料经脱毒处理后可使毒素含量符合卫生标准。黄曲霉的主要的脱毒方法有除去法与灭活法。除去法主要是采取挑选霉粒、加工去毒,可水洗,可浸泡,也可用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硅藻土或甘露寡糖来吸附。经脱毒处理后的日粮中黄曲霉毒素不超过每千克50毫克就可作为猪饲料。

灭活法常用的有三种。一是加热处理法:黄曲霉毒素虽然对热稳定,但在高温下也能部分分解。二是碱炼法:原理是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内酯环使之失去毒性,花生、玉米均可用此法。三是石灰溶液和盐类去毒法:首先用石灰乳水、纯碱水或草木灰水浸泡受黄曲霉污染的玉米2小时-3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两小时后烘干,去毒效果可达60%-90%。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