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管理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3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78

蛋鸡是一种神经敏感型的家禽,并且越是高产的蛋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越敏感。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鸡的动态变化及气候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

一、温度

产蛋鸡最佳室温为15-22,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能保持最佳产蛋率。为保证鸡舍温度适宜,必需采取相应措施,尤其注意夏、冬两季节。夏季注意通风换气;舍内喷洒凉水,供给清凉的饮水,减少饲养密度,以降低鸡舍温度。(平均约为3—5只/平方米,每群以250只左右为宜;笼养鸡按笼底面积不超过10只/平方米为宜。)初春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舍温保持在8℃以上;饮水时饮喂温水。

二、光照

光线能通过鸡的视网膜和直接通过颅骨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从而增加产蛋量。蛋鸡产蛋期间,应保持16—17h/d的光照,光辐射度一般2.7~3.5W/平方米,舍内安装40W灯泡为宜,每周将灯泡擦试一次,保持亮度。在进行人工补光时要有规律性,且以每天早晨天亮以前补光效果最好。

三、疾病预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开产前进行重要疾病的免疫是保证获得较高产蛋率及维持较好产蛋高峰的必要措施。根据不同的蛋鸡品种,鸡只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日龄使用新城疫疫苗,传支H120疾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等。最新报道,鸡的产蛋率越高,脂肪肝综合征(FLHS)的发生率越高,高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越快,死亡率越高,因此,鸡开产后,要经常使用电解质多维素等,同时,应做好定期消毒工作,生产区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要严格消毒,垃圾,鸡粪,废弃物要及时清除作无害化处理,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实行封闭式饲养,避免外来病原的传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