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导致蛋鸡产蛋高峰下降的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2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96

导致蛋鸡产蛋高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早上给鸡喂料时,鸡特别易惊群,这些都是由于体内有大量寄生虫所致,因为有些寄生虫如线虫、绦虫形成成虫后,通过粪便或个别死淘鸡剖检时,肉眼可以看见,但有些肉眼看不到的就无法得知,而且目前饲养蛋鸡的大多数养殖户给鸡驱虫的很少,就是有也是个别的.

另外,大部分人给鸡驱虫时用左旋咪唑(因左旋咪唑对线虫作用好,对其它虫体作用就差)。故即使驱虫了,但驱的也不彻底,肉眼又无法看到,导致鸡群的整体生产水平下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要重视驱虫,目前驱虫好的药物为吡喹酮,达虫清散等。

除此之外,蛋鸡一些常见鸡病也会导致产蛋下降:

一、传染性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的隐性感染,如开产前新城疫免疫不当造成150日龄感染隐性新城疫,或不注意消毒,有大肠杆菌病的存在;温和型禽流感的存在,雏鸡患过传染性支气管炎,这种低致病性禽流感和传支往往造成生殖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二、输卵管炎和卵巢炎疾病的发生

由于我国蛋鸡养殖场普遍存在饲养环境差,消毒不严密的情况,产蛋鸡每隔20~30天要对输卵管定期消炎一次,否则潜在的细菌、病毒伺机侵害卵巢和输卵管,造成输卵管或卵巢炎征。

三、药物中毒

在疾病预防或治疗过程中,使用对产蛋鸡有禁忌的药物,如使用磺胺类及含有磺胺类增效剂、氨茶碱,或使用对钙离子合成有影响的金霉素,以及由某些抗病毒药物对生殖系统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伤等。

四、营养因素

营养全价的饲料是保证产蛋率的首要条件。饲料营养偏低,达不到高产的要求。或者蛋鸡开产后未能补充足量的钙原和蛋白,或频繁更换饲料造成的换料应激,以及由高质量料到劣质料造成的营养水平下降等。

五、环境、饲养管理因素应激

恶劣的气候,譬如持续的高温或低温,闷热,湿度过大,鸡体难于适应而影响;通风不良,舍内氨味浓度过高,长时间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应激;光照能刺激性腺激素分泌,对产蛋性能影响十分明显。产蛋期光照一般为16小时,光照度10~20勒克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