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采食时将不喜欢的食物剔除,采食喜爱的食物。在采食粉状饲料时更是这样,以致部分饲料被浪费。由于育雏中光线强、密度大、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造成啄癖,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轻者致伤,重者死亡。
断喙优点:
⑴可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
⑵防止挑食饲料与钩甩饲料,减少饲料浪费。
⑶雏鸡生长发育整齐。
⑷提高育雏率,群居性好,便于管理。
⑸利于免疫。
断喙目的:好啄是鸡的习性,由此引发啄癖也是很自然的,良好的断喙是根除蛋鸡啄癖唯一有效的办法。不良断喙包括断喙的位置不准确,上、下喙过长或过短都影响采食;烧烙过度,会造成永久的伤害而影响采食和发育;烧烙不够又会重新长出新喙,达不到断喙的目的。
断喙时应注重:
1、鸡群受到应激时不要断喙如刚接种过疫苗或在发生疾病的鸡群 一定要等到鸡群恢复整常时才能进行;因为断喙本身对鸡群就是一个不小的应激。
2、断喙前1~2天,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和葡萄糖,可以抵挡其出现的其它应激。断喙前后两天不喂磺胺类药物﹙会延长流血﹚,并在水中加维生素K﹙每公斤水中加入2毫克﹚。断喙后饲槽中多加饲料,以减轻啄食痛苦。
3、断喙的时间:肉鸡:断喙的最佳体重为85~92g,此时约为6~7日龄,手握方便,而且鸡雏体质已健壮,脑部也基本不怕断喙时拇指固定头部的压力,效果最好。反之,雏体过大,止血困难,操作难度大,工作进行慢,应急大;雏体过小,健康状况差,易造成高死亡。
草鸡:断喙时间在10~15日龄,这时断喙不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草鸡个体较小,不能过早断喙,一般一个饲养周期只断喙1次。因为草鸡在育成期时,多采取开放式饲养,常常饲喂蔬菜、青草,需要一定长度的喙。故采用11天烫喙,烫去嘴尖,上下一样齐,不象蛋鸡上短下长。好处是啄羽好转,嘴形改变不多,不仔细看,看出来,不会影响出售。
4、断喙时需要有经验的饲养员专人断喙,以防参差不齐。断喙时注重力应集中,动作敏婕,切的长度相宜,断喙器刀片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过低,断喙后会流血。
5、不在气温高和免疫接种时断喙(夏季可选择早上和晚上),以免增重其应激。
6、断喙的方法
一种是烧灼法,多用于肉用仔鸡,
一种是切除法利用热刀片对鸡喙连切带烙,这种方法多用于蛋鸡。断喙长度为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自鼻孔至喙端)。断喙时待刀片烧至褐红色,用手握住鸡,大拇指顶住鸡头部后侧,食指抵住鸡的下颌并轻压咽部,使鸡的头部不能左右摇晃,同时使鸡缩舌。断喙时间约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