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肠毒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9

鸡肠毒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肠毒综合征也已成为了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耐药性越来越强,增加了治疗难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谈对本病的治疗。

1临床症状

初期仅见个别鸡粪便变形、变稀,内含未消化的饲料。随后,大群开始出现腹泻或水泻。表现典型症状:排浅红色烂柿样或西红柿样粪便,易拉丝、有弹性,同时伴有浅黄色或浅黄绿色稀粪,排出成形的条状粪便,外周有大量水样黏液包围。出现以上粪便2~3天后鸡群采食量下降,鸡群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病鸡出现尖叫、疯跑、瘫痪、昏迷等神经症状。常与猝死症并发,有猝死的鸡多发育良好。

2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十二指肠、空肠等肠道外观肿粗,有充盈感,浆膜面有针尖大小或小米粒大的黄白色结节,间有红色出血点。小肠壁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灰白色,似一层麸皮附着,易剥离,肠内容物少或含有未消化的饲料,严重病例,肠黏膜弥漫性点状出血,内容物多暗红稀薄。

病中后期肠壁变薄、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黏脓样,严重时肠黏膜完全脱落,肠壁菲薄,呈暗红色,内容物呈血脓样或灰褐色。肝、脾有时有细小坏死灶。

3病因分析

3.1球虫是引起肠毒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2病毒的感染如呼肠弧病毒、腺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都可以成为肠道综合征的发生诱因。

3.3细菌感染也是导致肠毒综合征的原因之一,细菌刺激肠道黏膜,使得肠蠕动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间缩短,出现下痢、腹泻、饲料消化不良。

3.4各类毒素的影响。

3.5其他因素。如饲料营养过高,温度不稳,饲养密度过大,湿度过高,各种应激等,这些因素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

4预防措施

4.1定期进行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小肠球虫,切不可大意,用药量要足,治疗要彻底。

4.2强化消毒意识,加强卫生清扫与严格消毒,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4.3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营养避免营养缺失。

4.4以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为原则,防止湿度过大而导致球虫病发生。

4.5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既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又能促进营养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

5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杀灭病因,修复肠道黏膜,补充营养。

5.1可选用地克珠利配合粘杆菌素或硫酸新霉素饮水,同时使用白头翁散拌料。

5.2饲料中应添加鱼肝油、氨基酸或电解质等营养物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