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开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春季是蛋鸡生育繁殖的最好季节,为使蛋鸡开产早、产期长、产蛋量高,在饲养管理上须注意以下环节。
适宜的温度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是产蛋率保持平稳和节省饲料所必须的。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 ,2O℃时产蛋率最佳。15℃ 以下,温度每降1℃.产蛋率将下降1.5% ,26oC以上蛋壳变薄,3O℃以上破蛋率明显增加。鸡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一70%,平时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于0.3%.氨气浓度不能低于15—2O微升/升。
合理的光照产蛋阶段光照要增加而不能缩短。密闭式鸡舍光照可在原来84,时/天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小时,连续2星期以后,再每周增加O.54,时,直至每天光照16/J’,时为止,最多不超过17小时,以后保持稳定。开放式鸡舍全靠自然光照,不足16小时的部分可用人工光照补充。一般早、晚各开、关灯1次,比较理想的是采用早晨补充光照。人工光照所用光源以白炽灯为最好。一般产蛋鸡的适宜亮度是在鸡头部有5—1O勒克斯就够了。
科学的饲养鸡产蛋具有规律性,在饲养时应根据产蛋率上升、下降进行日粮调整。在产蛋量上升阶段,从18星期起增加日粮中钙的比例,由青年鸡的1%增加到2% ,并逐渐改喂产蛋鸡饲料;当产蛋率达到5%时, 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4% ,钙为3.2% ;当产蛋率达到50%时蛋白质增至15% ,钙为3.4%;产蛋率达到70%时,粗蛋白质增至16.5%钙为3.5% ;当进入产蛋高峰时,每只鸡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轻型鸡不能少于18克, 中型鸡不能少于2O克。当鸡群产蛋率下降时,应该逐渐降低营养水平,直到最低点,蛋白质水平降到14% ,以后保持不变。另外,在蛋鸡日粮中可添加O.1%的土霉素或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 (其用量为每吨日粮添加维生素C454克)、碳酸氢钠并注意观察鸡的采食量,不断调整饲料的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