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笼养蛋鸡开产后瘫痪的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7

笼养新母鸡开产数周后常有散发的瘫痪病鸡出现。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因病鸡采食和饮水困难而迅速脱水停产。不同饲养者为防止死亡,有的提前淘汰,有的听其自然转归,有的取出笼外施太阳浴,在经心照料下,数日后轻的可能康复。但恢复产蛋要视体重下降的程度而定。密闭舍与开放舍的发病症状基本相同,约为0.1%~03%。

低钙饲粮只能维持鸡的正常生理需要而无多余的钙去提供髓骨生长的需求,也就失去了钙贮的作用。营养学者多认为产蛋鸡平均每天要摄入约4克钙。前一天的夜晚闭灯到次晨早饲,不少于8小时,其间空腹约有4-5小时得不到钙源补充。在这蛋壳形成的后期,鸡所需的钙只有取自髓骨中的钙,待次晨早饲后再由饲粮摄取钙来补充髓骨所失的钙。在整个产蛋期循环不已。据研究鸡形成蛋壳的钙有3/4来自饲粮,1/4来自髓骨。鸡开始产蛋说明其性已成熟,而体成熟则在性成熟之后。故新母鸡开产后还在继续生长和增重,也包括密质骨和髓骨的生长。与体成熟的鸡相比,幼龄母鸡又多了一份钙需,当其达到性成熟后,卵巢开始释放雌激素。雌激素可促进髓骨形成,特别是长骨,开产前幼母鸡的髓骨总重约15~20克,其中有额外贮存的钙4~5克。髓骨的形成受饲粮含钙量的影响,因而必须在产蛋前提高饲粮的钙含量。髓骨具有可变钙的贮存作用,故蛋壳形成可随时动用钙贮。

有的饲养者急于提高产蛋量和蛋重,想用加强光照来剌激卵巢的活动。这使钙需要紧迫。而中国鸡饲养标准(1986)和饲料标准却制订了一个按产蛋率供钙的不合理规定,即产蛋率<60%,给钙3.2%;产蛋率60%~80%给钙3.4%;产蛋率>80%给钙3.5%。实则产蛋后期要高于前期,因为40周龄后蛋壳表面积明显增大,钙利用率却又降低。开始产蛋即应采用高钙饲粮,以满足鸡的生长、产蛋率和蛋重的增加,以及自身维持增长的几重需要。钙量因鸡以能为食,即随饲粮能量的高低为转移,从无定数,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每日每母鸡要从日粮中摄取约4克钙,但前期低于4克,后期为4克。认为产蛋后期产蛋率低于前期(甚至低20个百分点以上),于是不顾钙利用率下降和蛋重增大等因素,而降低日粮钙含量,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便是后期蛋壳品质普遍欠佳的主因。钙源的粒度对钙的利用有影响。粉末状的钙源,可随食糜一同排出体外,即使钙量充足也得不到充分吸收,而形成钙饥饿。

在发现瘫痪,生产薄亮蛋,甚至无壳蛋时即视为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似嫌为时过早。实则饲养场在28~30周龄的母鸡很少发生瘫痪,这就证明少数新开产母鸡所患的瘫痪是单一性的钙缺乏症,而骨质疏松症发病较迟,且有明显的骨骼异常,患鸡数量也较多。如认为是疲劳症的前兆,而发现瘫痪的鸡群在后期并不见得发生疲劳症,故不能牵强附会。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