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城疫的流行特点及临床针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82

1 病原学

1.1病原的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

鸡新城疫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成熟的病毒粒子近圆形,多呈蝌蚪状。具有囊膜和纤突。

鸡新城疫病毒能适应于鸡胚,病毒以尿囊腔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在鸡胚能迅速繁殖。鸡胚接种病毒后的死亡时间,随病毒毒力和接种剂量而不同,强毒株一般在28~72h死亡,多数在36~48h死亡;弱毒株感染鸡胚死亡时间可延长至5~6天。新城疫病毒可以在多种细胞培养上生长繁殖,包括鸡胚、猴肾,最常用的是鸡胚成纤维细胞。

1.2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特性

研究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一种血凝素,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连结,使红细胞凝集。所有新城疫病毒株都有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的作用,但以鸡的红细胞为最好。豚鼠和人的“O”型红细胞亦能凝集,对牛、羊的红细胞凝集不稳定,马和猪的红细胞不凝集。病毒和红细胞凝集不是永久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病毒与红细胞脱离又悬于液体中,这称为解脱现象,其原因是病毒表面有一种神经氨酸酶,而红细胞表面受体含有神经氨酸,当它被酶破坏后,病毒即与红细胞脱离。

1.3血清型、毒力与理化性质

新城疫病毒的血清型只有一个,即禽副黏病毒-I型,根据其对鸡胚致病性的不同,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可分为强毒力型毒株、中等毒力型和低毒力型毒株。

鸡新城疫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病毒强,一般在60℃经30min,55℃经45min即死亡。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剂,如苛性钠、福尔马林等在5~20min内即可将病毒灭活。

2 流行病学

鸡、火鸡及野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易感,其次是野鸡。不同品种的鸡和年龄对本病的感受性也有差异。除鸡外其他禽类和鸟类也能感染,火鸡和珍珠鸡易感性比鸡低。鸡新城疫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种发现有新城疫病毒。本病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还可以通过活媒介物传播,如蚊虫叮咬,饲养员和兽医人员串圈而传播。

3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毒力侵入鸡体内的病毒量以及个体的抵抗力有关。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长短,病鸡的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三种类型。

3.1最急性型

此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常无特征性症状而突然死亡,雏鸡和中雏为多见。

3.2急性型

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一般可达43~44℃,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渴欲增加。病鸡不喜走动,独栖一隅,羽毛松乱,垂头缩颈,翅膀下垂。随着病程延长,病鸡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吸气时常伸展头颈作开口呼吸,时常发出“咯咯”的叫声。

嗉囊满胀,内充满多辆酸臭液体,将病鸡倒提起,酸臭液体即从口中流出。病鸡常出现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有时混有少量粘液。

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两腿麻痹,站立不稳,共济失调或作圆圈运动,头颈向外翻仰。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后在昏迷中死亡。

3.3亚急性或慢性型

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症状渐见减轻,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病鸡翅膀和腿麻痹,表现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曲。近几年,在免疫鸡群中发现新城疫,往往表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发病率低,一般在10%~30%,病死率也低,一般在15%~45%.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障碍。产蛋鸡感染新城疫,主要表现产蛋下降和产品质下降的蛋,如软壳蛋、畸形蛋、沙壳蛋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