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猪引种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20  来源:河北科技报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44

核心提示:良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种猪的质量是关系养猪成败的关键环节。农户小规模养猪(特别是刚步入养猪行业的专业户),往往在引进种猪时,多数养殖户都喜欢体重大的猪,觉得引进体重大的猪更合适。其实这样会对以后的生产带来隐患。

误区一:健康状况。

有些养殖户在引种时只考虑价格、体形,而忽略了健康这个关键要素。在引种时应首先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利于防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误区二:体形。

引种时过分强调种猪的体形,只要是臀部大的猪,不论它的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各种指标如何就盲目引进。国内所称的双肌臀猪只是猪的一种体形特征,皮特兰、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均有双肌现象。而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双肌猪的泌乳能力要比单肌的泌乳能力差5%~10%,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另外,臀部大的猪容易发生难产。所以在引进种猪时,公猪要侧重瘦肉率、胴体品质、肢蹄健壮度、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性状。选择后备母猪时则应侧重于相关母性的特征,例如产仔数、泌乳力、生活力及母性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误区三:体重过大。

1、体重大的猪多数为选取剩下的猪,挑选余地较小,可能有某方面的问题或者生长性能不理想。

2、达到60公斤以上的后备母猪应该更换后备母猪料(如没有后备母猪料可以用怀孕前期料一半+哺乳母猪料一半),因为此时的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育肥料中存在许多的促生长剂,会损害生殖系统的发育,降低了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配种受胎率。而种猪场一般不会更换饲料,因为这样做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体形以及毛色等。

3、后备猪达60公斤以上后应限量饲喂以避免过肥,但种猪场同样不会这样做。所以我们在引进体重偏大的猪时都有些过肥,如果体况正常时,恐怕是生长速度不佳。

4、引进的种猪在配种前,还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免疫注射和驱虫,以及建立人猪亲和关系。

误区四:从多家种猪场引种。

有些养殖户认为种源多、血源远有利于本场的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殊不知这样做引进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为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环境差异很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一旦不同的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们在引种时尽量从一家种猪场引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