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期的肉鸭要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密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科学的饲养方式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温度 育雏伞四周围护雏圈。1日龄伞下温度34~36℃,圈内29~31℃,室温24℃。加温视鸭舍和气温而定,夏、秋两季白天温度超过27℃时可以不加温,温度偏低或夜间,尤其在特别寒冷时,应该加温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降温要逐步进行,前期可每日降温1℃,后期每日降2℃或隔日降1℃。总之,在21日龄前能适应自然温度。若到时温度低于5℃,应加温使室内达到15~18℃。
光照 1~3日龄用白炽灯5瓦/平方米,每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4日龄逐渐减少夜间的补充光照,直至4周龄结束时与自然光照时间相同。
也可以2~3周龄即过渡到自然 光照。如到4周龄结束自然光照9小时,4~6日龄时每天减少1小时,以后隔日减少1小时或每4日减少2小时光照。冬季注意补光。
密度 1周龄至少25只/平方米雏鸭,2周龄10只/平方米,3周龄5只/平方米,4周龄2只/平方米。 (5) 称重 28日龄早上空腹称重,每群按公母鸭比例10%称重。若一群少于140只鸭,则公鸭要按50%以上比例称重。种雏鸭以育雏结束,体重与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为最好。分配好密度,注意通风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