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肉鸡鸡舍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05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93

肉鸡舍有密闭和开放两种,建哪种鸡舍可因地制宜,以经济效益为准。南方夏季炎热,用密闭鸡舍时设水帘并用纵向通风,则可大大降低舍内温度,北方更应注意鸡舍天棚保温良好,冬暖夏凉。

鸡舍天棚墙壁要便于冲洗和消毒,设有风机或排气孔。鸡舍跨度最好有12米,因为多数自动喂料装置适于这一宽度,这样的宽度在密闭舍也容易维持正常的通风。舍内应隔成小圈,每圈容鸡数不超过2500只为宜,据研究,如超出这一数字,每超过1000只,每只鸡体重降低3.6克。分圈饲养出场时也便于捉鸡。

肉鸡舍常年连续使用,每批鸡出场后应彻底清扫消毒,以切断病源的循环感染。首先将育雏伞、饲槽、饮水器吊起或拆除,清除粪便和旧的垫料,用高压水冲洗地面及所有的设备,彻底干净后再喷洒消毒液,然后晾干,空闲7~14天。如前一批鸡曾经患病,则鸡舍应用福尔马林熏蒸,关严门窗,提高舍温至25℃,经24小时后打开门窗或开动风机,排出气味。

为保证雏鸡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在进雏前

一、二天即开始加温,伞形育雏器伞缘温度应达到33~35℃,室内温度达20~25℃,并能保持稳定。

为节省能源,近年来采用部分鸡舍育雏法,即用塑料布帘将育雏育成鸡舍隔成两或三部分,一部分设置育雏器,3周前所有雏鸡均集中在这部分培育,每平方米地面可容30只鸡。3周后随雏鸡的发育,御寒能力增强,需要活动的面积增大,将间壁撤掉,使肉鸡疏散,用这种方法比单用育雏舍然后转群能减少环境变化的应激,有利于雏鸡的发育、节省转群时间和劳动支出,也比通常一开始就分散在整个育成鸡舍的培育方法节省能源消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