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维生素B1缺乏:患鸡多呈观星状,生长缓慢,无呼吸道症状,死亡率低。添加维生素B1后,可逐渐恢复。
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是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噻唑环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硫和氨基,故又称硫胺素(Thiamine)。硫胺素是家禽碳水化合物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由于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而引起家禽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及神经系统的病变为主要临诊特征的疾病称为维生素B1缺乏症。
发病原因大多数常用饲料中硫胺素均很丰富,特别是禾谷类籽实的加工副产品糠麸以及饲用酵母中每公斤含量可达7~16m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每公斤约含3~9mg。所以家禽实际应用的日粮中都能含有充足的硫胺素,无须给予高硫胺素的补充。然而,家禽仍有硫胺素缺乏症发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饲粮中硫胺素遭受破坏所致。水禽或家禽大量吃进新鲜鱼、虾和软体动物内脏,它们含有硫胺酶,能破坏硫胺素而造成硫胺素缺乏症。饲粮被蒸煮加热、碱化处理也能破坏硫胺素。另外,饲粮中含有硫胺素拮抗物质而使硫胺素缺乏,如饲粮中含有蕨类植物、球虫抑制剂氨丙啉、某些植物、真菌、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均可能使硫胺素缺乏致病。
主要症状
硫胺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B组,水溶性维生素很少或几乎不在体内贮备。因此,短时期的缺乏或不足就足以降低体内一些酶的活性,阻抑相应的代谢过程,影响家禽的生产力和抗病力。但临诊症状仅在较长时期的维生素B供给不足时才表现出来。
诊断依据
雏鸡对硫胺素缺乏十分敏感,饲喂缺乏硫胺素的饲粮后约经10天即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症状。病鸡突然发病,呈现“观星”姿势,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角弓反张状,由于腿麻痹不能站立和行走,病鸡以跗关节和尾部着地,坐在地面或倒地侧卧,严重的衰竭死亡。
成年鸡硫胺素缺乏约3周后才出现临诊症状。病初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羽毛松乱无光泽,腿软无力和步态不稳。鸡冠常呈蓝紫色。以后神经症状逐渐明显,开始是脚趾的屈肌麻痹,接着向上发展,腿、翅膀和颈部的伸肌明显地出现麻痹。有些病鸡出现贫血和拉稀。体温下降至35.5℃。呼吸率呈进行性减少。衰竭死亡。
主要根据家禽发病日龄、流行病学特点、饲料维生素B1缺乏、临诊上多发性外周神经炎的特征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措施在生产实际中,应用诊断性的治疗,即给予足够量的维生素B1后,可见到明显的疗效。
根据维生素B1(硫胺素)的氧化产物是一种具有蓝色荧光的物质称硫色素。荧光强度与B1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荧光法定量测定原理,测定病禽的血、尿、组织,以及饲料中硫胺素的含量。以达到确切诊断和本病的监测预报的目的。
应用硫胺素给病禽肌肉或皮下注射,只要诊断正确,数小时后即可见到疗效。也可经 VI服硫胺素。注意防止病禽厌食而未吃到拌在料内的药,没有达到治疗目的。
针对病因采取有力的措施是能够制止本病的发生。如水禽大量吃食鱼肉而发病,可以减少吃食新鲜鱼、虾和软体动物内脏的量,或先破坏它们所含的硫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