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的6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8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799

鸡常见的6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病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等。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群中首先发现数只鸡突然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精神萎顿、打盹、昏睡、羽毛蓬松,排出白色水样稀粪。在发病的后期,体温低于正常,病鸡脱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鸡马立克氏病:病鸡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感染潜伏期为三四周至几个月不等,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4种,有时可混合发生。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腱断裂。病鸡关节肿胀、发炎,行动不便,跛行或不愿走动,采食困难,生长停滞。鸡群的饲料利用率下降,淘汰率增高,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

鸡传染性贫血:各年龄鸡都易感,但主要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鸡,其中1~7日龄雏鸡最易感。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易感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禽白血病:在14周龄以下的鸡极为少见,至14周龄以后开始发病,在性成熟期发病率最高。病鸡精神萎顿,全身衰弱,进行性消瘦和贫血,鸡冠、肉髯苍白,皱缩,偶见发绀。病鸡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产蛋停止。腹部常明显膨大,用手按压可摸到肿大的肝脏,最后病鸡衰竭死亡。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主要侵害鸭、火鸡和鸡等禽类。传染源为患病鸭,可从口、眼分泌物及粪便排出病毒,通过水平传播使易感禽感染,也可发生垂直传播。雏鸭较成鸭易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