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河田鸡雏鸡的饲养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40

通常0-6周龄为雏鸡的阶段,称育雏期。河田鸡雏鸡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从温度、湿度、密度等方面介绍。

温度管理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即使是夏季,由于昼夜温差大,也要进行保温。保温的优劣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为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育雏的温度若过低,雏鸡因怕冷而堆集、尖叫、闭目无神、发抖,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则互相挤压致死,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以至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食欲减少,饮水增加,体质虚弱,发育缓慢,还易感染呼吸道病以及啄癖等;温度适宜时,鸡群表现活泼、有神、安静,在育雏室内均匀散布。

因此,温度必须掌握合适,一般的育雏温度1-2日龄35-36℃,3-7日龄35-32℃,第二周32-28℃,第三周29-27℃,第四周27-25℃,一月龄之后脱温,保持室温在22℃左右。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应挂在与鸡背同等高度的地方。

温度管理同壳雏鸡身体含水量达70%以上。雏鸡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湿度。湿度太低,雏鸡体内水分散失过多,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雏鸡骚动,易患呼吸道疾病等,对此可用室内烧水冒出的蒸气来调整湿度。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菌和虫卵的繁殖,雏鸡易得胃肠道疾病或曲霉菌病、球虫病等,对此,应注意通风,勤换垫料,并做好防漏水工作。夏季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表现为食欲下降,生长缓慢。

对此,要采取降温措施,并注意通风、换气或降低密度。湿度的测定可用干湿度计,育雏室内适宜的相对湿度:0-2周龄为65-70%,3周龄后55-60%.

密度鸡群的密度直接影响鸡的采食、活动、饮水、生长发育和健康。密度过大,引起垫料潮湿,空气污浊,羽毛生长不良,容易发生啄癖和寄生虫病,发病死亡率较高;密度过小,鸡舍利用率低,成本高。

因此,应根据鸡舍的面积、育雏的季节和规模、雏鸡的日龄等因素安排适当的密度,通常1-7日龄每平方米50只,8-14日龄35-40只,15-28日龄25只,以后视鸡只大小以每平方米8-15只为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