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鸡不同时期密度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9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87

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所饲养的雏鸡数量,通常以“只/米2”为单位,在高密度下饲养育成鸡弊多利少。

一定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持鸡舍有新鲜的空气和适当的活动空间,对锻炼和加强青年鸡的心、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健壮、整齐度高的鸡群是高产的前提条件。

育雏期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所饲养的雏鸡数量,通常以“只/平方米”为单位,饲养密度不仅直接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与育雏舍的环境控制和雏鸡健康密切相关。由于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鸡舍的空气、卫生、湿度等易因密度大小而迅速改变。当密度过大时,雏鸡体排出的粪便、水分和CO2等增高,造成舍内湿度增高,空气混浊,NH3、H2S等有害气增加,多种病原菌和寄生虫等趁机滋生蔓延,严重危害和威胁育雏的健康。

密度过大,雏鸡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不利于采食和饮水,造成雏鸡生长发育迟缓,均匀度降低,易感染疾病,恶癖(如啄肛、啄羽等)严重;发病率、死亡率均会升高。

育成期密度

保持适宜的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加上舍内空气污浊,发病机会多,死亡率高,生长不均匀,就会影响产蛋鸡的产蛋性能。

产蛋期密度

按正常要求,地面平养鸡,在产蛋期每平方米饲养6只至8只,而一些专业户的鸡群密度高达15只。

由于鸡群密度过高,造成鸡群拥挤,通风不良,环境恶化,鸡的生长发育受阻,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