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肉鸡慢性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9

鸡慢性球虫病发病比较慢,所以常常被养殖户所忽视。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造成经济损失。

主要症状患有鸡慢性球虫病的病鸡产蛋率升得很慢或到一定的产蛋率后就不升,有的鸡群并不拉稀,粪便相对很干燥的,但粪便很小,短,细象乳猪料。拉稀的鸡群粪便有的也是细,短,小象乳猪料样,有的拉象手掌大小的灰白色奶样稀便,有得象一堆豆皮样的粪便;有的鸡群就不出现烂肉样和血样的粪便,所以最易造成误诊。病鸡出现采食减少,吃料慢,料槽有剩料,有闭眼但精神很好的鸡只。

治疗措施:

首先,鸡慢性球虫病的防治关键是“早”。及早诊治。尽早做出诊断,尽早治疗。药物可选用氨丙啉、青霉素、痢特灵、氯苯胍、新诺明等抗球虫药物,制定一个交替用药的方案。每种药物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在安全应用范围内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或交替用药,连续用药6~7天。或用青霉素、新诺明、氨丙啉3种药合用,连用3天后,再用痢特灵与氯苯胍合用,巩固治疗连用3~4天。

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要重视粪便的清理和垫料的清除,特别是大规模的肉鸡场,这一措施是切断传播的重要环节,可以防止鸡食入虫卵而被感染。

再次,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上,要防止鸡舍内出现潮湿地带,实践证明,在屋顶漏水或饮水器周围漏水后的1~2周,常常会发生球虫病。雏鸡对维生素需要量最高,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时,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K,雏鸡发生球虫病机会更多、程度更重。所以,在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同时,补充维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