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全国仔猪价格日报
鸡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又称为多因子呼吸道病,该症候群对养鸡业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发病鸡的死亡增加、生长发育迟滞、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以及疫苗、药物和人工费用增加等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由于鸡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一类多病因的疾病,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并且重在预防。因为本病的主要病原是败血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因此应该着重控制这两种病原。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一切疾病预防的根本,包括场址选择、人员管理、害虫(鼠类、蚊蝇等)控制、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等。 改善饲养管理:必须做到鸡场,特别是鸡舍的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彻底冲洗消毒的目的。严格控制鸡舍的环境温度(育雏期间鸡舍的温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过 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可以通过合适的免疫程序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毒株的毒力不能太强,特别是首免。因为虽然毒力稍强的法氏囊疫苗有非常好的保护力,但这类疫苗可造成免疫抑制,对其它疾病的保护率就会降低。由于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免疫抑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来减轻,或者通过原料的采购、储藏等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免疫预防:病毒病主要依靠免疫,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主要依靠免疫预防,并结合生物安全的实施,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败血支原体感染也可以通过免疫预防,而且免疫保护率还可以,但免疫过程中存在很多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况且败血支原体疫苗只能控制败血支原体感染,对滑液囊支原体无效。在使用支原体弱毒苗的前后很长时间不能够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从而造成其它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大肠杆菌疫苗的保护率太低,很少有人使用。 药物预防:控制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药物很多,但即使药物再好,也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定期投药,控制支原体包括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病原体。因为大部分疾病是混合感染造成的,特别是当支原体的启动疾病的作用完成后,造成损失的不一定是支原体了,但如果治疗用药单纯控制支原体,效果就不会很理想。所以,预防性用药比治疗性用药的效果好,所需的成本也低,因此,疾病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 控制支原体感染的药物很多,但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的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试验发现,最敏感的药物当属支原净(有效成分为泰妙菌素)。种鸡和蛋鸡产蛋前添加80%支原净250克/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100%支原净125克/吨),每月连续使用3天,开产后连续添加80%支原净 50克/吨料,直到产蛋高峰结束,可大大降低支原体的危害,提高产蛋率、孵化率和健雏率。肉仔鸡在1-14日龄和21-34日龄在饲料中各连续添加80% 支原净60克/吨,15%金霉素1千克可明显提高成活率、日增重、改善料肉比等,使呼吸道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控制支原体病也可使用北里霉素,因为北里霉素对支原体也很敏感,而且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也很高,还可以作为促生长添加剂。 注意:支原净有增加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毒性的危险,若饲料中添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莫能霉素时应注意支原净的添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