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球虫病的治疗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11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22

鸡球虫病 (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鸡球虫病多见于20~45天龄的雏鸡,病雏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聚拢成堆,下水样稀粪,常为白色的不消化的粉料,并带有血液。若为盲肠球虫所引起的,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为纯粹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液状血便玷污。

主要症状

①盲肠球虫病。最早在7—8日龄,典型病症:粪便带有不消化的饲料、恶臭、橘黄色粪便或胡萝卜丝样血便,多数粪水分离,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贫血、精神萎顿,缩头闭目,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怕冷,聚堆瞌睡,两脚麻痹或痉挛性伸缩、嗉囊充满液体。病程2—3天后死亡。

②小肠球虫病多发笼养和平养鸡,3—20周龄的小鸡或育成鸡。病鸡表现自身中毒症状,体温升高,冠脸灰暗,精神萎靡,羽毛松乱,藏头缩颈,呆立或行走无力,嗉囊积水(个别鸡空虚),粪稀薄、量少、绿白色或混有脱落的肠黏膜。一般在出现症状的2—3天内死亡,死鸡都较肥胖。当病程延续一定时间后,表现为发育不良,瘦弱贫血,啄尾根,啄肛,颈扭曲,头向后仰,两下肢向前直伸,瘫腿等。

剖检变化

主要见于肠管,肠道病变的轻重程度和部位与球虫种类有关。盲肠球虫主要是侵害盲肠,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并充满凝固或新鲜暗红色的血液,或含有黄白色豆腐渣样的混血坏死物,盲肠上皮增厚和发炎。其他球虫病病变多发生于小肠部分,肠管显著肿大,肠壁增厚和发炎,从肠管外表的浆膜上可见白色的小斑点,肠黏膜发炎、变粗,披复着浓稠的黏性渗出物。有些肠黏膜有小的出血区。粪便镜检可发现球虫卵囊。

治疗方案

药物预防与免疫预防相结合单独使用抗球虫药,会严重抑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使用免疫预防提高鸡对球虫的抵抗力。使用免疫预防后再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的效力就会提高。

中草药类防治

近些年来,应用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证明中草药具有长时间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等优点。

目前认为,中草药抗球虫的作用,一方面是抑制球虫的发育,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非特

异性免疫以增强机体抗病力,达到消除病原体及减轻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目前常用药物有:常山、鸦胆子、仙鹤草根芽、苦楝皮、百部、冰片、雄黄、槟榔、雷丸、芜荑、贯众等。在实际组方时常配合清热燥湿类药、清热解毒类药、补气益血类药或活血止血类药等。如以青蒿、常山杀虫驱虫、清热解毒、泻下逐虫为主,以黄连、黄柏、苦参凉血祛湿热,以黄芪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增加抵抗力,以仙鹤草、地榆凉血止血、收敛解毒组方,以达标本兼治的效果。目前中草药对球虫病的防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