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初生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24  来源:中国养殖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6

临床症状:

病雏鸡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翼下垂,食欲不振,缩头闭眼或昏睡或蹲于一角或伏卧,拉白色、黄白色、绿色、泥土样稀粪,有的带有血色,大多脐部肿大,呈现红色或青紫色,有的脐带周围红肿,有的有粘性分泌物,有的泄殖腔周围被粪便所粘连,随着病情加重,多数以极度脱水、昏迷而死亡。

剖检病变:

通过对36例病死鸡进行剖检,大多可见口、鼻腔充满粘液;有的心腔有坏死点,心包积液,心包囊壁有黄白色纤维性蛋白渗出物;大多肝脏肿大,呈赤红色或灰黄色,表面有出包点和点状白色坏死灶,有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纤维性渗出物;胆囊肿大,充满胆汁,卵黄吸收不良,为黄绿色泥土样或混有干酪样颗粒物,蛋黄液稀薄呈黄绿色;小肠粘膜出血,中段变粗,盲肠扁桃体出血。

治疗方案:

在饲料中添加5%的诺氟沙星,连喂3天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到第6天死亡停止。

注意事项:

1, 雏鸡脐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一般在幼雏和中雏期发生较多,发病较早,发生在孵化后期的胚胎和4日龄的雏鸡,但表现在孵化早期死胚多,孵出1日龄,呈急性暴发,且病程短,实为罕见。

2, 雏鸡大肠杆菌病有的是因为由于种蛋受感染,导致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大批胚胎死亡,并且初生雏中出现了较多的弱雏和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病雏,造成雏鸡在孵出时或孵出后就死亡。为此,建议父母代种鸡场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加强鸡舍的消毒和通风,降低饲养密度。种蛋收集、贮存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薰蒸消毒,孵化室也要定期消毒,杜绝因种蛋带来的污染。

3、在防治本病时,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在没有条件的地方选用本场过去少用的药物进行全群给药,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