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宠物 » 正文

QFM麻醉合剂对犬麻醉效果的观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30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96
  1926年,Lundy首次提出了平衡麻醉的概念,1954年Little和Stephen又进一步丰富了平衡麻醉(balanced anesthesia)或现在统称的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的概念。此后随着科学不断进步,新的麻醉药物、器械、仪器的相继问世,新的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提出和应用,各手术学科的发展对麻醉的要求亦不断提高,所以平衡复合麻醉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普遍,形成现代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大趋势。在动物医学领域亦是如此,复合麻醉是近年来动物麻醉的研究方向,有关动物平衡麻醉的研究国外虽有报道,但效果远未达到平衡麻醉的要求,国内尚无有关动物平衡麻醉的研究。但是,动物麻醉必须经济廉价、使用方便、麻醉效果确实、副作用低、安全范围广。尤其是动物的野性和非驯化性,难以实现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这就要求动物医学工作者根据学科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研究适合于动物肌肉注射,能一针见效的平衡麻醉复合制剂。〖JP1〗而当前的复合麻醉剂要么麻醉效果不好,要么毒副作用大,生理功能影响严重,很难满足临床实践的要求。本课题组为适应形势需求,依据平衡麻醉理论和犬的生理特点研制出的犬专用平衡复合麻醉制剂QFM合剂。本试验就是进行QFM合剂对犬的麻醉效果的验证。
  1 试验材料 
  1.1 动物   京巴犬、狮子犬、巴狼犬7条,体重3.3~7.1 kg,雌雄兼用,由哈尔滨集市购入。临床检查健康,在同一条件下饲养3周后进行试验。
  1.2  器材及药品   Datex呼吸监护仪-CAPNOMAC, ULTIMATMULT-V型;Datex呼吸监护仪-CardiocapTMⅡCH型;芬兰Datex Engstrom公司生产。SJ42型生理多导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其他器械:听诊器、止血钳、医用22号气管插管、注射器、7#、12#针头等。药品QFM合剂及相应复苏剂,本室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注射剂量和方法  以0.15~0.2 ml/kg量计算给药量,对犬实施臀部肌肉注射。
  2.2  监测项目和判断标准按麻醉前、麻醉后5、15、30、45、60、75、90 min,…到苏醒监测以下项目。
  2.2.1  一般监测项目  
  (1)诱导时间(注药到倒地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维持时间、复苏时间及临床表现。
  (2)反射情况:用剪齐茬硬毛束轻触眼睑、角膜,针刺肛门观察反射情况,用直尺测量瞳孔大小。
  (3)痛觉反应:针刺身体各部皮肤,钳夹口唇、耳、爪、鼻、尾五部位判定镇痛效果。判断标准:痛觉消失判为“-”,痛觉迟钝判为“+”,痛觉明显判为“++”,痛觉同用药前判为“+++”。
  (4)肌肉张力:观察腹壁,咬肌、舌肌、尾力情况。判断标准:提捏腹壁肌肉无收缩、牵拉舌,左右摆动上下颌,尾无阻力各判为“-”;提捏腹壁肌肉收缩轻微、牵拉舌,左右摆动上下颌,尾略有阻力各判为“+”;提捏腹壁肌肉收缩明显、牵拉舌,左右摆动上下颌,尾阻力明显各判为“++”;触压腹壁则收缩成条梭状、舌缩回,开口不能,自由摆尾各判为“+++”。对以上判定结果评分:“-”计3分,“+”计2分,“++”计1分,“+++”计0分。
  (5)镇静效果:呼唤、敲打保定台面,观察麻中犬的反应,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计10分;表现耳动计8分;表现睁眼、耳动计6分;表现耳动、睁眼、瞬间肢体抽动计4分;表现抬头挣扎计2分。计算各时相镇静、镇痛、肌松效果的累计积分。
  2.2.2   Datex循环呼吸监护仪监护呼吸及循环功能 
  麻醉前将血氧传感器置于预先剃毛洗净后的耳廓基部测试末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心跳节律的变化;体温传感器置于直肠深部测试体温变化。诱导期过后,待舌体脱出,可将脉搏血氧传感器移置舌尖,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传感器测定呼吸功能变化。
  2.2.3  生理多导仪记录心电(ECG)、脑电(EEG) 
  (1)ECG监测:电极为7#针头,采用肢导联,电极部位剪毛消毒后将针刺入皮下,连接导线描记。标准电压:1 000 μV,走纸速度:25 mm/s。 
  (2)EEG监测:同样针电极,有效电极分别置于鼻梁正上方和左颞部,无关电极置于耳廓。标准电压:100 μV,走纸速度:25 mm/s。
  3   试验结果 
  3.1 一般临床表现及诱导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  见表1、表2。 
  表1 诱导时间、麻醉维持及复苏时间(略)
  表2  麻醉效果积分(n=7)(略)
  注:镇静效果、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满分值为10、15、12 min。
  诱导期:注药后2~3 min出现精神沉郁,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四肢无力,步行蹒跚,低头,不愿走动,后躯时而倾倒,时而站立,最后卧地,约6.5±1.5 min平稳进入麻醉状态,舌头脱出,瞳孔缩小。其间无流涎、呕吐、尿失禁及诱导期异常兴奋等不良反应。
  麻醉期:进入麻醉状态后,对声音、光反射消失;针刺机体各部皮肤痛觉反射均消失,钳夹口唇、耳、爪、鼻、尾痛觉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拉开上下颌,舌体自然脱出,表现出嗜睡状态,除眼睑反射消失外,角膜、肛门反射尚有,但极弱,处于外科麻醉期Ⅲ级以上水平。
  复苏期:首先头部开始摇动,睁眼,尾渐摆动,继而站立,下颌收紧,舌自然回缩,最后自然行走,无恢复期兴奋现象,恢复后当日可进食。
  3.2   循环呼吸监测效果
  3.2.1 循环系统及脑功能监测结果 
  注药后,体温持续下降,在监测期间(2 h)未见回升趋势,但此期间下降幅度不大,约1.5℃左右,在生理所能耐受范围之内。麻醉期间心率(HR)虽有明显降低,但也在生理耐受范围之内,从心电图上看出,麻醉犬心电节律稳定、波形正常,无房室传导阻滞、心动间歇等心电异常现象,Datex监护仪与生理多导仪记录结果基本一致,听诊心音洪亮,心搏有力而规则;脉搏血氧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未见缺氧征兆。脑电是典型的抑制波形,呈高幅低频慢节律。
  3.2.2  呼吸系统监测结果
  从呼吸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呼吸频率有所降低但亦属正常生理范围,EtCO2、TV、MV虽然较正常的理论值有轻微变化,但都在机体所能耐受的生理范围内,尤为重要的是脉搏血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未见缺氧症状,说明机体氧供与氧耗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见表3。
  表3   QFM合剂对犬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略)
  4   讨论与结论 
  4.1 关于QFM合剂的麻醉效果的综合评价 
  通过本试验可以看出:QFM合剂应用于犬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血氧饱和度充裕(90%以上),机体氧供与氧耗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且对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和各项生理指标影响轻微,毒副作用低,便于手术后机体内环境的恢复与稳定。基于此,称QFM合剂为犬的平衡麻醉复合制剂当之无愧。QFM合剂之所以有如此优良品质,源于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即由麻醉剂、强效镇痛剂、强镇静安定剂、肌松剂及麻醉辅助药品精选配比而成。组方过程及预备实验中充分考虑到了各单剂药品的水溶性、稳定性、效价的均衡性、作用机理、药理作用特点以及药物间复合后的相互影响。α2受体激动剂在麻醉剂量时可明显抑制心功能,而分离麻醉剂在适当比例条件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抑制作用;强效镇痛剂与麻醉剂复合,不但可以提高阵痛效果,而且还可明显增强镇静、肌松效果,减少麻醉剂的用量,并使麻醉时间延长。组方中其他组分的应用亦降低了该合剂中镇痛剂的用量,从而将其对呼吸抑制作用降到了最低限度;此外麻醉辅助药品还有镇吐的作用,从而可使麻醉过程中由于误吸而造成的异物性肺炎的几率大大降低;镇静剂的应用,不仅可降低其他单剂的毒、副作用,而且可明显降低麻醉剂复苏过程中应激反应,保护心功能。药物的联合应用使组方中强效镇痛剂的用量大大减少,致使对呼吸系统的抑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合剂的安全范围进一步扩大。综合体现在血氧始终保持在90%以上。
  4.2  QFM合剂麻醉对犬循环系统及脑功能的影响 
  评价一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时,不仅要考虑其麻醉作用,更加重要的则是其对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而循环系统作为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在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能时,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测更是必备的项目和手段。在临床与科研中,几乎所有的麻醉剂都有使心率下降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在全身麻醉过程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而使心率降低,而心率下降的程度则因药物的剂量及种类而不同。王相友通过用846对5只杂种犬进行麻醉,在高剂量组(0.06~0.07 ml/kg),心率最低可降至39次/min,而低剂量组(0.01~0.03 ml/kg)则只降至47次/min。李云章用静松灵对犬进行麻醉,其中5 mg/kg组心率
  最低降至38.3次/min,而3.97 mg/kg组最低降至40次/min。在本试验中,7只杂种犬在注药5 min后,心率即开始下降,在30 min时降至最低为71.42±6.32次/min,至45 min时开始回复。说明QMB合剂有明显的心率抑制作用,但整个麻醉过程中,心率均未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从此可看出,虽然由于QMB合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严重的抑制作用而导致心率下降
  比较明显,但对动物的正常循环系统功能无损伤性改变。从心电图波形上看,整个麻醉期间,心电图波形较为正常,比较平稳。〖JP1〗从脑电图上看,脑电波形由高频低幅快节率转化为低频高幅慢节律,这与王洪斌在对犬麻醉下脑电图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QFM合剂用于犬的麻醉可使犬达到较深的麻醉状态。
  4.3   QFM合剂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通气是一项生命功能,受麻醉技术与麻醉药品的影响,这时有效的通气监测则成为麻醉监测中最基本的项目。通气是为了向血液中提供足够的氧,并从血液中清除CO2,通气是否适当,除了利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作以评价,还可通过对呼气末CO2分压的监测来进行评价,而有效通气量的监测则主要通过对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等进行测定来实现。在国外,远于1928年,人们就已开始了对呼气CO2的测定的研究,美国的“ASA”监测标准提倡将呼吸气CO2测定作为术中的常规监测项目,而不是按需进行。而目前,在国内,关于麻醉犬的呼气末CO2的监测方面的报道却很少,大多局限于呼吸频率、潮气量及每分通气量的监测。本试验通过Datex呼吸监护仪进行气管插管对麻醉犬的呼吸系统功能进行系统的监测,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及呼气末CO2分压的监测,而由于麻醉诱导前,无法实施气管插管,导致只能监测呼吸频率,而其余指标则从注药后15 min开始监测。在注药后5 min,呼吸频率即明显下降,至30 min时,开始回复,而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和呼气末CO2分压在整个麻醉过程中显示平稳,无较大波动,但在麻醉60 min之后,呼气末CO2分压开始减小,而每分通气量则开始增加说明呼吸系统功能抑制的减弱与呼吸频率监测的结果相一致。而整个麻醉过程中,所有犬的生理指标皆在正常生理耐受范围之内,说明未引起麻醉犬的通气不足,及氧合状态的改变,与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结果相符。
  4.4  关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SPO2是借助脉搏血氧计来反映血液运输氧的状态,以其无创、便捷、迅速、灵敏可靠而迅速普及。据报道:SPO2值在95%~100%为正常,90%~94%为低氧状态,90%以下为缺氧状态。本实验在麻前,麻中所测SPO2值是呈现先降后升,且于麻醉高峰期30~45 min降至最低值,但始终保持在90%以上。表明机体不缺氧。这也是QFM合剂中各组分药效互补、毒副作用互减甚至互抵的结果,在预试验及试验中发现:SPO2传感器放置于耳尖有时读数假性下降或无结果,放置舌尖则出现正常值。分析可能有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与皮肤颜色、被毛皮肤紧张度有关。实验中一只白色犬测试出现假性结果,棕色犬未出现结果,经剃毛、洗净后再测,则白色犬恢复正常值,棕犬仍无结果,亦说明此点。二是与麻醉期间末梢血液循环降低有关。麻后将传感器移至舌尖是为了排除以上因素干扰。〖JP1〗有报道鼻中隔有颈内动脉供血,在外周血管收缩时仍能提供足够的搏动信号。本实验动物为小型宠物犬,不便放置于鼻部,故放置舌尖效果良好。
  4.5  Datex循环呼吸监护仪用于犬的非吸入性全身麻醉监测的评价 
  Datex呼吸监护仪是根据人体的生理参数设计制造的,用于人的吸入性全身麻醉的无损伤性连续动态多功能同步监测。本实验将其应用于犬的非吸入性全身麻醉,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呼吸系统功能的连续无损伤监测,从测得的数据结果来看,整个麻醉过程中数据无较大波动,呼吸频率与目测结果基本一致,而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及呼气末CO2分压的变化与其他监测项目所得的麻醉深度的变化相符,说明其准确度与精密度还是比较可靠的,可以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小动物麻醉的呼吸监测和管理。  
  Datex循环监护仪在实验中用于监测麻醉犬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变化,其心率测得结果与听诊器测得结果基本相符,体温测量结果与用温度计测量直肠深度温度结果一致,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与麻醉深度变化相符,Datex循环监护仪实时监测的心电图与SJ-42型多道生理记录仪描记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将Datex循环监护仪用于小动物麻醉中的循环系统功能的连续无损伤性监测,是完全可行的,可以评价其为小动物麻醉监测的理想监测仪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