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农村养猪多以青料加少量精料饲喂为主,导致生猪出栏周期较长,屠宰率低,效益相对低,难以大规模发展生猪产业。如何科学养殖生猪,创造理想收益?下面介绍的养猪知识或许会给生猪养殖户提供些许帮助。
一、品种的选择
优秀的种猪是创造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亦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生猪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料肉比高、产仔率高、抗病力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皮特兰猪、杜洛克、汉普夏等,适宜规模饲养户引进。较好常见的组合是“杜×长×大或杜×大×长”。但由于这种组合是外来品种,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适合于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猪场;又有以本地血缘猪作母本,同外来优秀品种父本进行两次杂交的,如“杜×长×太湖或沙土岭”等,此种组合含有25%的本地猪种基因,较易饲养,而且比养土杂猪的经济效益高,因此适合管理水平不是太高的小型猪场或农村散户饲养。
二、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搞好“三抓”即:
一抓五定:一是定位,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初入栏的生猪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二是定时、定量,保质按量饲喂生猪,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三是定温,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不时常更换饲料品种,并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
二抓三改: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改喂稀料为湿料,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即散开,以利于提高生猪采食量和咀嚼;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