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12  来源:中国养殖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23

一、疾病概述:

由一种单纯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哺乳动物的败血疾病是禽李氏杆菌病。许多哺乳动物和人类也可感染。

[病原]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是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细小的球杆菌,无芽胞,能运动。长1—2.5微米,宽0.5微米,有时可长达4微米(呈菌丝状)。本菌可单独存在,或成v字形,或并立,或间有3—6个菌体相连成短链状。在青贮饲料、干草和土壤中均或长期存活。对热的抵抗力较低。58度10分钟即可杀死,一般消毒药物有效。

二、临床症状

禽禽多半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常在1—2天内死亡。一般出现急性败血症症状。有些病例出现中枢神经损伤症状,最常见有斜颈。

三、流行特点:

鸡、鸭、鹅、火鸡以及金丝鸟、鹦鹉等禽类均可感染。经常呈亚临床感染,病原菌由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四、解剖症状:

剖检可见有败血症的特征,如常见坏死性心肌炎、心包炎、肝肿大,有时可见小坏死区,脾肿大,呈斑驳状,肌胃的角质膜下出血。有时见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肠炎。

五、防治措施:

高浓度的四环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抗生素。也可选用金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病禽及时隔离治疗,病尸必须妥善处理,并严格消毒禽舍。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以及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六、鉴别诊断:

本病临应床诊断十分困难。由肝、脾、心肌分离出本菌可以确诊。也可接种实验动物观察,如接种家兔的结合膜囊中可发生化脓性结膜炎,为特征性实验诊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