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早春防痘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23  来源:中国畜牧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5
  在早春季节,气候的冷暖变换较快,家禽类易受疱疹病毒的侵害,无论是鸡鸭鹅无论是的大小都易被感染,严重的痘疹会造成死亡,产蛋鸡感染鸡痘病毒,就会影响生产力,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疱疹病毒的生物特性疱疹病毒是痘类病毒的总称,牛痘感染牛,羊痘感染羊,鸡痘病毒可感染家禽、野鸟、麻雀、鸽子、鹦鹉等,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砖型,大小为250×354nm,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NA和脂质,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感染后24-72h就可查到细胞核内病毒的
  RNA和DNA,病毒在1%的福尔马林中能活9天,加热50℃30min或60℃8min灭活,在干燥的结痂皮内能存活数年或数月,对乙醚有抵抗力。
  禽痘流行特点气温昼夜温差大的秋季和初春季节,有较大的地方性流行,常经眼、喉、上呼吸道及口腔黏膜吸入含病毒的羽毛或被夏季的昆虫叮咬,机械性地使受伤的皮肤感染。
  临床症状临床上潜伏期4-10天,可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皮肤黏膜混合型三类。
  皮肤型病变特征主要是皮肤及毛囊病变,在上皮组织有增生性病灶,突出高于皮肤,由白色变成黄色形成结痂,发炎、出血经2-3周上皮层退化脱落,结痂部位留有靶痕,特别是毛囊内不易被发现,到影响产蛋时才发现就太晚了。而在鸡冠肉髯眼睑和翅下无毛处明显的部位发生痘,则发现早,治疗早。
  白喉型又称湿痘,在口腔、食道或气管黏膜表层出现急性炎症,并形成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蛋白状奶烙样坏死痂膜,及时拨去痂膜,可见到出血糜烂性炎症,而使鸡生还。若痂膜增大可堵塞咽喉,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死亡,痂膜堵塞食道,影响采食,病程长可引起死亡和产蛋率下降。
  混合型在同一鸡群中有的是全身皮肤的毛囊出现痘疹,有的是喉头出现黏膜痘性结痂,也有的鸡是两种都有,死亡率较高。不论是哪个型的痘,都会引起体温升高,影响采食量和产蛋率。
  诊断鸡豆病毒的感染,分急性慢性,严重的影响生产、生长、吃料,粪便绿色且稀,肉眼就可辨别。
  预防采取接种疫苗是首要的选择,特别是育雏鸡应从母源抗体消失时就接种鸡胚源弱毒疫苗,制定具体的免疫程序,21日龄和育成期70日龄,各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产蛋鸡在开产前和立秋前加强免疫一次效果更好。
  使用方法刺种法翅下、腿、头部用针头或接种针蘸上疫苗液后划破皮肤,3-4天划破的部位红肿,出痘,结痂,当无结痂为免疫失败,应重新接种。
  治疗疱疹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防疫、治疗比较简单,抗体保持的时间短,当发现一只鸡有痘时,就马上投喂病毒唑,每千只鸡用一瓶加水50kg,每日两次,连喂五日为一个疗程。也可以用中草药囊痘清、鸡痘散等拌料抑制病毒,同时加饮电解多维促进排毒,投喂速补提高抵抗力,2-3天控制病情的发展,再喂2-3天检查痘痂脱落情况。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