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特点 幼鹅最易感,1~2周龄感染者常呈流行性,死亡率为1%~20%,严重的死亡率为60%~80%,4月龄以上的鹅很少发病。病鹅和带菌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由带有病菌的飞沫经呼吸道黏膜而感染。带菌鹅所产的蛋被沙门氏菌污染,用这种蛋孵化,胚胎多半死亡。
防治措施
一、幼鹅必须与成年鹅分开饲养,防止间接或直接接触,患病鹅的蛋不能留做种蛋用。
二、严防种蛋污染。搞好环境卫生,并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消毒用福尔马林熏蒸,每立方米的熏蒸柜用40%福尔马林溶液1.5毫升,加高锰酸钾1克,置干净的容器内,混合后关闭柜门,熏蒸20分钟。同时做好孵化器的清洁消毒工作。
三、雏鹅的预防。由于目前没有对此病免疫效果理想的疫苗,因此预防雏鹅副伤寒(沙门氏菌病)可早期饲喂微生态制剂,使雏鹅早期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以抵抗或干扰其他肠道病原菌的入侵定居,因此在雏鹅出壳后立即用微生态制剂拌料,用多种维生素饮水,连续用药5~7天,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治疗药物可用硫酸新霉素,按鹅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拌料,或按鹅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饮水,氟苯尼考1克拌料20公斤,连喂3~5天。但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