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牛羊腐蹄病病因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8

腐蹄病是反刍动物特别是绵羊、山羊和牛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约为8%-20%,有的高达30%-50%。

一病因

牛、羊腐蹄病的病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饲料管理方面

(1)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和不正。

(2)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为粪尿、泥浆浸泡,使局部组织软化。

(3)石子、坚硬的草木、玻璃碴等,刺伤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2由病原菌--节瘤拟杆菌引起

节瘤拟杆菌又称微生物,本菌是绵羊、山羊和牛蹄的严格寄生菌,离开动物组织后,不能在自然界长期生存。已证明落入草地的节瘤拟杆菌,即使草地湿度很大,也只能保持毒力数天。腐蹄病病愈动物,常遗留下极少损害,此菌可在其中保持活力数月,这是腐蹄病难以消灭的一个原因。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因此,只有在坏死梭杆菌等菌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二症状

病牛、羊喜趴卧,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行走时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蹄间溃破,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用叩诊锤或手按压蹄部时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严重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严重跛行,甚至卧地不起,消瘦。用刀切削扩创后,蹄底小孔或大洞即有污黑的臭水流出,趾间也能看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重者蹄冠红肿,痛感明显。防治药物对腐蹄病无临床效果,切实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

三防治

1预防

(1)圈舍应勤起垫,防止泥泞,运动场要干燥,设有遮阴棚。

(2)草料中缺锌与铜,每头牛每日每千克体重补喂硫酸铜、硫酸锌各45kg。如钙、磷失调,缺钙补骨粉,缺磷则加喂麸皮。

2治疗

(1)用20%硫酸锌溶液洗涤蹄部。

(2)用10%硫酸铜溶液浴蹄2-5min,间隔1周再进行1次,效果极佳。

(3)修整蹄形,挖去蹄底腐烂组织,用5%碘酊棉球填塞患部。

(4)先取青霉素20万单位,溶解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