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1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00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要想成功地饲养雏鸡,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为产蛋期打好良好的基础。我们首先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其特点,制定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雏鸡怕冷>: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到10~20日龄时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雏鸡2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约50g)的2~3倍,6周龄体重为初生重时的10倍,8周龄体重为初生重的15倍<肉鸡则为2周龄的初生重(约100g)的4倍,5周龄为14倍,8周龄为28倍>。由此可见,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饲料利用率高。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其营养需要,管理上需注意供给新鲜空气。

<三>羽环境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时增加到占体重的7%,而从育雏到体成熟(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18%以上,代谢能约2850千卡/千克),并且在脱羽时应注意预防慢性呼吸道病。

<四>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肌胃研麿饲料能力低,同时消化道内又缺少某些消化酶,所以应饲喂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五>抗病能力差

雏鸡体小,饲养密度大,基于以上特点,所以,雏鸡对外界环境相敏感,适应性差,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流行。应加强消毒和疾病预防,否则,一旦有病就难以控制。

<六>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

雏鸡喜欢群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噪声、免疫、更换饲料、药物过量、操作程序的变更等都会给雏鸡环境来一些应激反应,如食物下降,精神沉郁,有时会发病,严重时会造成雏鸡的死亡。同时防止新奇的颜色(红绿光使鸡群安静,而青光及黄光使鸡群兴奋)并防止鼠害。

二、雏鸡的生产标准

鸡类型

周龄

成活率

(%)

周末体重

(g)

饲料消耗

日耗量(g)

累计耗量(g)

轻型鸡

(迪白卡)

1

99.25

63

10

70

2

98.75

115

15

175

3

98.50

185

20

315

4

98.35

265

25

490

5

98.20

350

33

721

6

98.05

440

39

994

中型鸡

(海赛克期褐)

1

10

70

2

140

18

196

3

220

26

378

4

300

33

609

5

380

37

868

6

470

41

1155

注:

①周末称重:每周末称重。规模较大的鸡群,称重的鸡只数量应占全群鸡数的1%,一般鸡群为5%,平养时,在鸡舍四处随机抓鸡;笼养时,在各处固定鸡笼抽取样本。每1次称重时间要一致,一般在下午3:00至晚上9:00称重为宜。

②日粮营养水平根据各自类型的营养需要标准配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