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优势明显
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饲料资源和人力资源。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也为发展养兔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精心培育和选育,我国的肉用兔资源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群体,部分品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粮少、草多、人多,因此可选择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养兔业作为脱贫的突破口。
市场空间巨大
兔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兔肉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蛋白质、高磷脂、高消化率、低热能、低脂肪、低胆固醇。研究测定表明,兔肉主要肉质特性指标明显优于猪、鸡等畜禽肉,一些地方把兔肉称为“美容肉”或“健美肉”。
欧美等国每人年均消费兔肉达3~10千克,我国近年对兔肉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兔肉在东南沿海省市每千克售价为20元左右,且供不应求。四川省年兔肉产量已远超10万吨,基本上全部就地消费,年人均消费兔肉约1.2千克,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近3倍。据专家预测,兔肉将是21世纪的消费热点,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已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兔肉节”。
发展前景光明
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0至1/50。兔产品生产成本低,这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蕴藏着巨大的兔产品消费潜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普遍崇尚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兔产品是直接用于人们衣食的绿色产品,迎合了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兔产品市场需要人们去开拓、宣传、策划,其开发潜力很大。
肉兔养殖有较为明显的饲养优势,兔饲料以青饲料及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饲料成本较低。一只母兔年可繁殖5~6窝,每窝8~9只,年繁殖仔兔在35只以上,肉兔生长速度较快,肉料比1∶3,初生至3个月即可上市,以母兔的繁殖速度计算,饲养一只母兔年利润在300元左右。由此可见,在贫困地区养兔实为城乡两利、科学利用资源的脱贫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