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让茸鹿安全越冬有“六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6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80

防寒保温 鹿在外界温度低于15℃时,从饲料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就要分出一部分用于抵御寒冷,以维持其正常体温。此时,北方地区要在鹿舍围墙的外面立上1层~2层成捆的玉米秸,用以遮挡风寒袭击;畜床上垫10厘米~15厘米的褥草,使鹿在趴卧时感到温暖舒适。

夜间赶圈 鹿缺乏定位排泄习惯,尤其在夜间睡眠时常窝拉窝尿,使畜床变潮。夜饲时,应将鹿从畜床内赶到运动场排粪排尿,再吃顿夜餐,对鹿抵御寒冷会人有好处。

防滑保胎 北方冬季圈舍内常积存雪水,使鹿易滑倒造成跌破皮肤,拉伤筋健,甚至发生骨折。特别是妊娠母鹿滑倒后,易导致机械性流产。为了减少地面光滑度,冬季在运动场内保留一层鹿粪,并随时清除圈内的积雪、尿冰,可减少外伤和预防机械性流产。

适当运动 由于寒冷刺激,鹿的机体代谢缓慢,不爱活动,这样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人为地督促其运动,以提高机体代谢机能,增进采食量,促进幼鹿发育,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母鹿可以增强子宫肌和腹肌的紧张度,以降低难产率。具体做法:将子鹿或育成鹿,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驱赶运动1次,每次半小时。

暖棚养鹿 有些老、弱、病鹿难以安全越冬。应将这部分鹿放在暖棚内饲养。将圈舍加扣塑料大棚,白天棚内温暖如春,夜间放下防寒帘防止温度散失,使鹿安全越冬。

调整鹿群

茸鹿经过漫长的越冬期,尽管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因个体生理状况上的差异,从膘情上必然会分出好、中、差3个等级。在春分前后应将鹿按相同等级放在同一圈舍的原则,进行一次鹿群调整,使膘情差的鹿尽快赶上来,为其正常生茸产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