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猪法中的技术核心之一就是“发酵床”(就是填入垫料池中垫料原料的总称),可以说,发酵床制作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日后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料为锯末、稻壳、麸皮、环保生物素等。
1、原料的功能及质量要求
锯末:保水,为环保生物素发酵提供水份和碳素,应当是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的原木生产的粉状木屑,且不得含有防腐剂、驱虫剂等。
稻壳:疏松透气,为环保生物素发酵提供氧气,应当是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必粉碎,应当是片状的。可用花生壳代替。
麸皮:为环保生物素提供营养。可用玉米粉、米糠代替。
环保生物素:高效的发酵菌母种。
垫料制作的过程其实是物料发酵的过程,其目的一方面在垫料里增殖相当数量的有益的优势菌群,为猪只入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菌。
2、材料用量的计算
不同的材料、不同季节所占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表4-1简要列出了针对育肥猪生产的垫料用量大致比例,其他类型的猪也可以参照使用。
原 料 | 稻壳 | 锯末 | 麸皮 | 环保生物素 |
用量 | 0.6-0.4m3 | 0.4-0.6m3 | 2kg | 200克 |
因干的稻壳和锯末都较疏松,故在计算实际垫料的用量时,应多预算20%的体积数量进行发酵,补充垫料经发酵和猪只踩踏后的下沉萎缩部分。
3、垫料发酵的操作步骤
垫料发酵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如水分、营养等,使其迅速大量增殖,释放出热能,使发酵床温度达到60-70℃左右,从而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及蝇蛆等。
(1)环保生物素的扩繁
将环保生物素均匀混合到麸皮中。
(2)干原料的摊开铺平
第一层铺稻壳,将稻壳平铺于地上;第二层将“环保生物素麸皮混合物”取出一半均匀撒满在稻壳上;第三层是将锯末铺在上面;第四层将剩余“环保生物素麸皮混合物”均匀撒满在锯末上。
(3)干垫料混合
将铺开的垫料混合均匀。如果有结块的稻壳或锯末应拍散。
(4)加水混合
将混合均匀的干垫料进行加水混合,水分一般在45%-50%左右比较合适,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即物料用手反复捏紧几次,手能明显感觉垫料有湿度,无干粉,且手心无明显水珠,手指缝无水滴滴下为适宜。
垫料混合的均匀度和水分含量是关系到是否发酵成功和今后健康养猪的关键,务必注意!
(5)垫料堆积酵熟
将加水混合好的垫料堆积成梯形机构,尽可能集中,表面覆盖透气的编织袋等以保湿保温。
(6)监测和记录
通常情况下,垫料堆积发酵后第2天,30cm深度的温度能达40℃以上,第4~7天垫料最高温度可达60-70℃,以后逐渐降温到45℃左右的平衡温度,此时即表明垫料发酵成熟,一般夏天需10天左右,冬天15天左右。
酵熟过程两个关键检查时期为发酵的第2天和发酵平衡温度时间检查垫料温度是否达到是否符合垫料酵熟过程温度曲线,否则应尽快查明原因。发酵成熟的垫料,握一把在手中散开,其气味清爽,无霉变气味。
垫料的酵熟过程
垫料的酵熟温度一般遵循垫料酵熟过程温度曲线(见图)。
图垫料的酵熟过程温度曲线
当然,垫料的发酵成熟开始时需要满足启动要求,特别是温度的要求非常重要。由于夏天温度高,均能满足启动温度要求。北方的冬季温度低,可通过用火炉取暖及温室提温等措施,提高发酵环境温度。
(7)垫料池的铺设
将发酵成熟的垫料,铺在发酵池中,表面耙平,再在垫料表面铺设10cm左右的质量好的未经发酵过的潮湿锯末,经过24小时后即可进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