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鱼种越冬期间的日常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05  来源:湖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209

越冬期间的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越冬池要有专人管理,经常检查越冬塘有没有漏水情况,特别是流水越冬池排注水口结冰没有、水流是否通畅,会不会跑鱼,定期检查水质水色和鱼种活动情况等。

2、扫雪。越冬池冰面要尽可能保持透明,以使光线透入促进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冬季,水中浮游植物虽在种类和数量上较夏季大为减少,但一些适于低温生活的种类,仍能大量繁殖和生长,并能放出大量的氧气来增加水中的溶氧。因此,应及时清除水面的积雪,无论是明冰或乌冰上的积雪都应及时清除,保证水下有足够的光照;冰面积尘过厚时也要扫掉,使光线透入,增强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也就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这项工作不可忽视,尤其在封冻初期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积雪覆盖一天,每升水中的氧气就要下降1-2毫克。如果越冬池塘面积过大,不能全部扫除,扫雪面积也应占全塘面积的80%以上。

3、补水。越冬池塘应在封冰前注满,越冬期间池水如能保持一定深度(2米),可不必注水。对一些渗漏比较严重的池塘要定期补水,每周注水1次,以保持必要的水深。但切忌大量补水,以免抑制浮游藻类的繁生。补注新水时,要注意水质,不宜引用含有大量铁和硫化氢的深井水。

4、防止惊动鱼类。越冬池应禁止人车通行、滑冰和冰下捕捞鱼虾,以免鱼类受惊四处乱窜,消耗体力,增加消耗氧气的数量。打冰眼检查塘鱼和塘水情况是必须的,过去曾把打冰眼作为提高越冬池氧气含量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冰眼口径有限,池水接触空气的面积不大,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的速度较慢,并且由于气温低,冰眼打好后很快又结冰封死,所以,打冰眼劳动强度大而增氧效果低。因此,不要把打冰眼作为一项重要经常管理措施。当然,打冰眼检查塘鱼和塘水情况则是必须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