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冬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02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287

冬痢是奶牛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季节性腹泻疫病,发病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本病与季节性变化和饲养改变有密切关系,一旦暴发本病,会迅速在同群中传播,病程4~7天,主要表现产奶量下降,死亡率低,病情轻的不治自愈。

病因 冬痢是由空肠孤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一种肠道出血性疾病,潜伏期3天。

临床症状 病牛粪便呈水样,棕色、腥臭、粪便中有出血,严重的牛粪便几乎呈鲜红的血液和血凝块,体温正常,食欲减退,瘤胃蠕动正常,肠蠕动连续不断,产奶量下降50%~80%,病情严重的牛呈现腹部蜷缩、被毛竖立、常常发冷、衰弱,有时不能站立。

鉴别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入冬和初春,有一定的季节性,应与球虫病、病毒性腹泻等肠道疾病区别诊断。

典型病例2009年10月15日,宁晋县东陈村奶牛养殖户董某来兽医站求诊,诉其所饲养的8头奶牛中有1头产奶牛发生腹泻,粪便中有出血,几乎都是鲜血,并有轻微努责现象。笔者遂按奶牛冬痢进行治疗,具体方法:

先对牛群和整个牛场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病情较轻的患牛无需治疗,病情较重的可采用如下方法:口服:云南白药1~2瓶,(含保险丸)温水送服。口服:磺胺咪0.1~0.3克/千克和同等量的碳酸氢钠。出血严重及有脱水的可用糖盐水1500毫升、10%葡萄糖1000毫升、盐水500毫升、维生素C100毫升、维生素B150毫升、止血敏30毫升、肠炎腹泻宁(主要成分:甲磺酸达氟沙星)60毫升静脉滴注。中药疗法:党参50克、黄芪40克、当归50克、炒蒲黄40克、炒槐花40克、地锦40克、黄芩40克、乌梅40克、诃子40克、白头翁40克、炒地榆40克、厚朴30克、白术30克、侧柏叶50克、香附30克、山楂50克、神曲60克、干姜炭40克、甘草30克、莱服子40克、苦参30克、茯苓30克、车前子30克,水煎灌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