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在刚施过农药的稻田里放牧常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在夏季较常见。主要症状是运动失调,瞳孔明显缩小,流泪,鼻流稀薄液,口流涎,频频出现吞咽动作和频频排便。重症呼吸困难,表现为张口呼吸,步行摇摆,足肢麻痹,最后倒地抽搐以至昏迷而死亡。
鸭群中毒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稀释体内毒物,促进毒物排除。同时改善病鸭营养,增强肝脏解毒机能。可灌服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每1-2小时1次,每只鸭每次10-20毫升,反复进行多次,也可以喂服甘草绿豆糖水。并灌服10%的硫酸钠溶液,每只鸭2-5毫升,进行导泻,以促进毒物排泄。在弄清误食哪种农药而引起中毒之后,可对症下药治疗。
1. 甲胺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中毒,每只鸭可肌肉注射每毫升含量为40毫克的解磷定0.2-0.5毫升,或肌肉注射每毫升含量为0.5克的磷酸阿托品溶液,每只鸭0.2-0.5毫升。 2. 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中毒,每只鸭可灌取10%的石灰乳2-5毫升。3. 砷、汞、铜中毒,可用4%的硫酸亚铁溶液和6%的氯化镁溶液等量混合,每只鸭灌服2 ̄5毫升。并喂服适量的牛奶、蛋白、淀粉浆等。4. 氢氰酸和亚硝酸盐中毒,可肌肉注射1%的美兰溶液,每只鸭1-2毫升。当中毒的病鸭表现出兴奋不安和痉挛时,应使用镇静、解痉剂。可灌服5%的溴化钠或溴化钙溶液,每只鸭2-5毫升,或灌服5%的水合氯醛,每只鸭0.5-1毫升。当病鸭表现为心脏衰弱和抑制时,可以皮下注射10%的苯甲酸钠咖啡因,每只鸭0.2毫升。
也可采用以下手术疗法急救:在嗉囊内侧稍低处拔去羽毛,用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肤,避开大血管纵行切开1.5~3厘米的小口。暴露嗉囊后与皮肤错开作一切口,取出毒物,用凉开水将嗉囊冲洗干净,然后用消毒纱布擦去创口的血液或液体,再用普通小号缝衣针、4号缝合线(也可用普通缝衣线代替)将嗉囊壁作全层连续缝合,撒上消炎药物(青霉素粉剂)后再将皮肤缝合。术后半天内不给鸭喂饲料或饮水,一两天后喂些易消化的饲料,一般3~5天即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