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如何搞好免疫接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9  来源:陕西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60
  第一,接种前,应对禽群进行详细了解和检查,注意营养状况和有无疾病。只要鸡群健康,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良好,就可保证接种的安全并产生较强的免疫力。相反,饲养管理条件不好,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接种反应,甚至发病,产生免疫力差。
  第二,给雏禽接种时,应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雏鸡的母源抗体,可以抵抗疾病的传染,但又能妨碍免疫反应。一般来说,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母源抗体可维持两周左右,鸡新城疫的母源抗体3周后完全消失,传染性腔上囊病的母源抗体可持续2—3周。雏鸡的母源抗体又受母鸡循环抗体的影响,由于母鸡免疫接种经过时间的不同,或者是孵化的种蛋自不同的鸡场,其后代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就很难规定一个适用于各场的免疫程度。不过对于母源抗体水平低而个体差异又较小的雏鸡,首次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时应在早龄进行,反之,母源抗体水平高的雏鸡,应推迟接种;对于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而又受到疫情威胁的雏鸡,应早接种,以后再重复接种1次。这种重复接种,可根据监测红细胞凝集抑制(HⅠ)抗体的情况而定。如果多数鸡的HⅠ抗体下降至1∶16以下时,就应进行强化免疫。
  第三,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天,鸡群应停止使用对菌苗菌株敏感的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此外,病毒险疫苗生产中常加入某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第四,一个养鸡场往往都不只进行1种免疫接种,因此必须考虑到接种各种疫苗的互相配合,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作用。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流行最严重的传染病,最好能单独接种,以便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第五,对各种疫苗一定要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运输、保管和合理使用。要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鸡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名、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稀释剂及稀释倍数,疫苗接种方法,操作人员等。
  第六,免疫接种后,要注意观察鸡群接种反应,如有不良反应或发病等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疫苗接种经过一定时间后,应检查免疫效果,尤其是改用新的免疫程序及疫苗种类时更应做好跟踪检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