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科学养猪技术手册(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8  来源:资源集团  作者:浩天  浏览次数:230
全进全出工艺流程是以7天为一期,各类群流水线生产,母猪空怀期为7-14天,妊娠母猪前期为77-84天,妊娠母猪后期为28-35天,产仔哺乳期35-42天,断奶过渡期7-10天,育成期28-35天。生长育肥期100-110天。每个流程结束后猪舍进行全封闭消毒维修。
全进全出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性技术管理措施,其要点和优点是:
  (1)每一猪群调出后对圈舍彻底消毒灭菌,防止潮湿,为猪群的健康创造环境条件,以保证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
  (2)有效地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进行专业分工,推行岗位生产责任制,量化劳动成果,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节 规模猪场猪群的饲养标准、日粮定额和全年饲料计划制定

  规模猪场猪群饲养标准与饲料日粮定额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制定:
  1、种公猪: 每日每头摄食日粮粗蛋白质250-270克,消化能26-28兆焦。日粮风干饲料量为2.1-2.2公斤/头。(日粮含粗蛋白质12%以上,含消化能12.6兆焦/公斤)
 4、后备公母猪:
  后备公母猪100公斤前按生长育肥猪标准饲养,100公斤后按妊娠前期母猪标准饲养。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标准参考猪的饲养标准。
 5、一个规模猪场所需的饲料总量
  规模猪场共须配制7-8种全价饲料。
  一个规模即成年母猪100头、后备母猪25头、种公猪4头、后备公猪2头、年产商品肉猪1800头(按较高生产水平),所需饲料总量约为600吨,计算如下:
空怀母猪饲喂妊娠前期母猪料, 妊娠后期母猪也可饲喂哺乳母猪料。
  若猪场的生产水平只能达到平均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16头,则一个规模全年总耗料量为550吨,月均耗料45吨。这样,每头商品猪担负种猪群饲料必然有所增加。每个规模猪场应根据自己的规模适时制定用料计划,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


第三节 规模化猪场一周的工作程序

  现代化养猪生产的管理者必须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妥善安排日常工作。每天除日常饲养管理外,还要将转群、配种、妊娠检查、消毒防疫、设备维修等工作做好细致的安排,随时掌握生产情况,保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有序生产。现将每周工作提示如下:
  周一:对参与配种的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和妊娠前期母猪进行发情鉴定和妊娠鉴定,进行本交或人工授精。对临产前一周的母猪清洗消毒并转到消毒维修好的空产房。检查确定下周一转群的临产母猪。对空圈舍进行清洗、消毒和维修。审查上周的生产记录并进行分析,对发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各岗位工作效果进行评价,使生产成果与分配直接挂钩。
  周二:母猪发情鉴定、配种。上周断奶仔猪转群到网上育成猪舍。断奶母猪转群到配种猪舍。肉猪出栏。对转群空猪舍进行清洗、消毒和维修。检查防鼠灭蝇工作。更换各舍入口处消毒池(盆)消毒液。
  周三:母猪发情鉴定、配种。哺乳期小公猪去势。肉猪出栏。清洗、消毒、维修空猪舍,检修通风、供暖、饮水等设备和各类机械。
  周四:母猪发情鉴定、配种。防疫接种。供水、排水和冲洗设备的检修。
  周五:母猪发情鉴定、配种。对断奶一周后尚未发情的母猪采取促发情措施。确定下周转入产房的母猪及检查产房准备工作。
  周六:整理本周各项生产记录和报表。管理会议。进行一些临时性的突击工作。检查饲料储备数量和质量,检查排污、粪便处理设备运转情况。检查病死猪处理情况,对病死猪应随时立即检查处理。
  周日:实行管理者轮流值班制,以便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