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精细养猪三字经》之玉米(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11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71

编者按 “说养猪,并不难;精心养,细节管;明道理,重理念;养好猪,笑开颜。”我们常说,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猪场管理水平低,大多是忽视了细节,如果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猪场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但在猪场管理中,细节无处不在,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好并不现实,所以要找重点,在重点中抓细节。从本期开始,我们刊载《精细养猪三字经》系列,与养猪的朋友们谈一谈容易被忽略的重点中的细节。

说玉米,饲料王;产量高,多能量;质量变,最难防;稍不慎,猪遭殃;水分大,猪不长;致水肿,见阎王;易发霉,少营养;母流产,减奶量;子猪小,少抵抗;受感染,病秧秧。

养好猪,靠质量;容重大,色金黄;杂质少,水分降;生霉粒,拒收藏。

多细节,有影响;杂质多,气不畅;水分大,营养降;秋雨多,难晒晾;春冻消,霉变忘;人掺水,最难防;换产地,变质量;新玉米,有淀抗。

抓收购,保质量;水分仪,派用场;多花钱,要好粮;过风筛,干后藏;新旧掺,存陈粮;营养足,味道香;多试验,勤算账;料肉比,来衡量。

[解析]

“说玉米,饲料王;产量高,多能量”

玉米产量高,能量高,口感好,被称为饲料之王,而且价格仅相当于豆粕的1/2。在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80%左右,而玉米成本饲料总量的40%,相当于总成本的1/3。但它的缺点也相当突出,它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其他原料,而人们受了损失,仍然不明白是玉米在作怪。

“质量变,最难防;稍不慎,猪遭殃”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玉米虽然好,但玉米的质量很不稳定,稍不注意,玉米就会因为质量发生改变而引起猪群发病,甚至大面积死亡。

“水分大,猪不长;致水肿,见阎王”

玉米的水分含量大,能量就会相对不足,猪在秋冬季节对能量的需求量大,喂水分含量大的玉米,就会因能量不足导致生长速度减慢。而且,如果不对饲料配方进行调整,就有可能引起断奶子猪水肿病。子猪发生水肿病后,死亡率高,常常是上午还活蹦乱跳,下午就没命了。

2003年,东北一大型猪场的保育猪发生严重的水肿病,在很短时间内死亡400多头。这批猪曾接种过水肿病疫苗,饲料中也添加了预防药物,但仍然发病,而且治疗没有效果。事后分析,这次水肿病与玉米水分含量大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玉米水分含量大,使饲料中能量不足,蛋白质比例相对偏高,出现蛋能比不平衡,过多的蛋白质在转化过程中加重了猪肾脏的负担,使其体内过多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这是发生水肿病的原因之一。当时刚过春节,东北地区仍非常冷,我们按照平时的习惯,检查玉米质量的手段是用拳头在玉米袋上敲击,听到“哗哗”的声音,就认为玉米是干的,而没想到天气冷,冻结后的玉米也会发出这种声音。直至后来我们把玉米握在手中,时间稍长有潮湿的感觉,才知道玉米水分含量很大(当时的玉米水分含量达到25%)。

“易发霉,失营养;母流产,减奶量;子猪小,少抵抗;受感染,病秧秧”

相对于其他农作物,玉米是最容易发霉的,这可能与玉米的收获季节有关。玉米收获一般是在秋季,北京以南地区的秋季天气还很热,也容易下雨,为了收获后及时种小麦,玉米没有干透就收,人们把玉米放在马路上晾晒,如果遇到下雨来不及收,玉米往往被泡在水里。北方地区收获玉米后未进行脱粒,进入冬季发生冻结,到春天时脱粒,天气也暖和了,水分含量大的玉米就很容易发霉。

玉米发霉后,轻者营养含量降低,重者导致母猪流产、育肥猪死亡。发霉玉米还会导致母猪奶水减少,即使有时不出现母猪流产,也会影响母猪产后的产奶量。因为发霉玉米经过晾晒和贮存,毒性已经大大减弱,不会再引起母猪流产,但由于营养遭到破坏,会影响奶水的分泌,这种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只有通过改善玉米质量才可解决这一问题。有些猪场出现母猪长期不发情,也可能与饲喂发霉玉米有关。有些玉米发霉后经过处理,从外表上看并不严重,但实际上许多营养成分已经被破坏。所以,大家在购买饲料时要严格把关,坚决用优质玉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