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支 原 体 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3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78

鸡支原体病是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罗音,雏鸡生长发育不良,母鸡产蛋量减少。该病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而致病情加剧,死亡增多,虽然有多种药物对该病有较好疗效,但很难根治,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 病情表现为 “三轻三重”,即用药治疗时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久时重些(症状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体重减轻,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直至脓性鼻液,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常伴发鼻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表现出咳喘和气喘,呼吸时气管有罗音,有的病例口腔黏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喉部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鸡常张口伸颈吸气,呼气时则低头、缩颈,后期渗出物蓄积在鼻腔和眶下窦,引起眼睑肿胀。病程较长的鸡,常因结膜炎导致浆液性直至脓性物渗出,将眼睑粘住,最后变为干酪样物质,压迫眼球并使之失明。产蛋鸡感染时一般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和种蛋孵化率下降。2月龄以内的雏鸡感染发病时,其直接死亡率与治疗、饲养条件有很大关系,成年鸡感染后很少死亡。

预防 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传染。对感染过该病的种鸡,每15~30天用强力霉素饮水3~4天,1克对水10公斤,对减少种蛋中病原体有一定作用。种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液(每公斤水中加红霉素0.4~1克)中浸泡15~20分钟,对杀灭蛋内病原体有一定作用。雏鸡出壳时,要用氧氟沙星饮水或滴口。对被污染鸡群可普遍接种鸡败血支原体油乳苗,10~20日龄鸡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0.2毫升,成年鸡颈背部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15天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5个月。

治疗 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很多,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类药物均有效。经药敏试验发现,支原体对链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均很敏感,但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不易长期用。在使用时药量一定要足,疗程不宜太短,一般要连续用药3~7天,且最好是几种药物轮换使用或联合使用。

中药治疗:用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麻黄、赤芍、厚朴、陈皮各30克,细辛6克,研粗粉,用时加沸水闷30分钟,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供病鸡饮服,用药渣拌料,剂量为鸡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生药,效果极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