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雏鸡的选择及饲养环境控制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7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50

一 蛋雏鸡的选择

1.1 特性

品质优良的雏鸡,眼大有神,向外突出,随时注意环境动向.反应灵敏.叫声洪亮,活泼好动;绒毛长度适中、整齐、清洁、均匀而富有光泽;肛门干净,察看时频频闪动;腹部大小适中、平坦,脐愈合良好,干燥,有绒毛覆盖.无血迹;喙、腿、趾、翅无残缺,发育良好。抓握在手中感觉有挣扎力。劣质雏鸡精神委靡,缩头闭目,腿脚于瘪,站立不稳,不注意周围环境及音响,反应迟钝,叫声微弱或嘶哑,不爱活动、怕冷;绒毛蓬乱粘污.缺乏光泽,有时绒毛极短或缺失;肛门周围粘有黄白色稀便,腹部膨大、突出,表明卵黄吸收不良,脐部愈合不好,湿润有出血痕迹,缺乏绒毛覆盖,明显裸露,抓握在手中感觉无挣扎力。

1.2 营养

据研究表明,30--45周龄的蛋种鸡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周龄。种鸡应该采食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营养平衡口粮。营养浓度大大高于产蛋鸡日粮,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3、维生素 B12、叶酸、生物索,微量元素锌、锰等。种鸡自身不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沙门氏菌、支原体、禽脑脊髓炎、传染性贫血和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病等,以免造成雏鸡患病。

1.3 购买雏鸡的时间

炎热的夏天,种鸡采食量下降10%以上,营养摄入不足,维生素的消耗比平时多几倍。这样由种蛋传给雏鸡的营养就偏低.其健康程度就差。加之,夏天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等也增加了雏鸡的易感性,加大丁育雏难度。在我国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会影响雏鸡的运输、保暖、育雏效果等.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购雏时间,减少饲养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待初生雏绒毛干后就应该尽早进行运输.以生后R—12小时内为宜。但是,因为初生雏鸡腹内残留部分米被利用的蛋黄,可以作为初生雏鸡的营养来源,所以在雏鸡生后48小时或稍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运输即可。

二 环境控制

2.1温度

育雏舍在进雏前的温度要比正常温度高出1.0-1.5度。1-3日龄的雏鸡所需温度为33~34度,前3天为恒温,以后每星期降3度。悬挂的愠度计应该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雏鸡在安静环境里,应该是很放松的侧卧在床铺上.四肢伸展。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表现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夜间睡眠安静.而且睡姿伸展舒适,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时,雏鸡表现颈翅收缩,行动迟缓,夜间睡眠不安.常发出尖锐的凄叫声,并且密集靠拢热源,甚至相互积压扎堆造成死亡。在温度过低或受贼风侵袭的情况下,易引起雏鸡腹泻,诱发白痢病蔓延,健康状况不良,影响育雏效果;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懒散,张口喵气,食欲不振,大量饮水,生长缓慢,干瘦且羽毛无光泽。

2.2湿度

雏鸡出壳后10日龄内,育雏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适宜的湿度会平衡雏鸡的饮水量,避免出现暴饮和脱水现象.也会很好地保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的发病率。

10日龄以后,由于雏鸡呼吸和排粪量以及垫料含水量增加,育雏室内比较潮湿易造成雏鸡羽毛污秽,食欲不振,诱发球虫病。所以,此时育雏室内的温度应低一些,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

2.3空气

空气应该保持新鲜,舍内没有尘埃,氧气浓度达到21%。氨气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0毫克,硫化氢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毫克,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每立方米1 500毫克,总细菌数低于每立方米25 000个。

2.4光照

光照可促进雏鸡的采食,饮水和运动,有利于生长发育。培育雏鸡的光照制应当是,出壳后3天内,因其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每昼夜 23~24小时光照;从第4天起到育雏结果,每昼夜8小时光照.夜间一般不再补充光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