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规模养禽场科学免疫程序的制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北方牧业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18

近年来,笔者在禽病化验及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中发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多种鸡流行性传染病给诸多养殖朋友们造成防不胜防的感觉,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就规模养禽场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作如下综述:

1 排除母源抗体的影响

健康的雏鸡都有较好的母源抗体,入室后初次免疫时间,要结合厂家提供的免疫时间表来做。如果过早免疫接种,疫苗病毒会被较高的母源抗体中和,从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过迟的免疫接种,会因母源抗体滴度低造成“免疫空档”而引起机体发病。如果确实不清楚母源抗体的高低程度可以先监测后再定初免时间。

2 减少多种疫苗免疫之间的干扰

同时使用两种疫苗,一定要注意这两种疫苗之间是否有干扰作用。比如新城疫I系对鸡痘疫苗的干扰现象,法式囊免疫对新城疫免疫的干扰现象等等。一定要按照说明的注意事项进行,尽量减少疫苗之间的干扰现象。

3 避免免疫麻痹的现象的发生

过分频繁的免疫接种,会使机体的免疫系统频繁地受到刺激,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紊乱,产生免疫麻痹,导致免疫失败的发生。尤其是在新城疫病紧急接种的诊治过程中,盲目地加大免疫剂量,反复地免疫接种的现象太常见了。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到禽群免疫抗体不整齐,对个别鸡只可以用药物调理,不一定非要反复接种,造成多数鸡只受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