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规模化鸡场消毒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程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北方牧业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52

1 忽视消毒前的机械性清除工作

消毒前的机械性清除工作,可以将环境中90%的病原微生物清楚掉,之后进行喷洒常规的消毒药,可降低95%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如进行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病毒和细菌的杀灭率达99.9%以上;如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则可基本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因此,鸡场消毒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清扫、水冲、喷洒消毒药液、熏蒸。

2 盲目消毒,没有科学的消毒程序

一般分为定期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情况,而且应按照从上到下、先内后外等一定的顺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只重视鸡舍内小环境的消毒,而忽视了平时对场区、门口、禽舍进出口、人员往来等大环境的消毒;鸡舍内的消毒往往也只是简单的喷洒一番,往往忽略了天棚、门窗、供水系统及排污沟等死角的消毒,使这些地方变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场所。

3 消毒药物使用不当

在配制消毒药液时,任意增减浓度,配好后又放置时间过长,甚至两种药物混合或同时在同一地点、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使用。

4 过分依赖于消毒

过分依赖于消毒,认为消毒就是一劳永逸,而忽视日常管理、对环境的改进及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造成疫病预防的有效性降低。如只重视消毒不注重环境卫生的清扫与保持,使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导致家禽的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存在。

5 正确的消毒程序

5.1 工作人员、参观人员及运载工具的消毒 养鸡场要建有围墙,并且只有一个用于车辆和人员进出的控制入口。出入场区和生产车间、鸡舍的主要通道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可用消毒时间长的复合酚消毒剂或3%~5%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2~3次。每栋鸡舍的门前要设置脚踏消毒池,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原则上不接待任何来访者,场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场区,对许可出入场区的一切人员、运载工具必须进行消毒并记录在案。

5.2 养鸡场环境卫生消毒 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月对场区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沟等区域,用3%~5%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进行4~5次的喷洒消毒,育雏舍内及其周围在育雏期间最好每天消毒1次。保持鸡舍四周清洁无杂物,定期喷洒杀虫剂。

5.3 空鸡舍的消毒 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5%甲醛溶液喷洒消毒。24小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再喷雾消毒1次。为了提高消毒效果,一般要求使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毒药进行至少3次的消毒(建议消毒顺序:甲醛→氯制剂→复合碘制剂→熏蒸),喷雾消毒要使消毒对象表面至湿润挂水珠,最后一次最好把所有用具放入禽舍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的禽舍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水21毫升,先将水倒入耐腐蚀的容器内,加入高锰酸钾后搅拌均匀,再加入福尔马林,消毒人员操作时要带防毒面具,操作完毕迅速离开。门窗密闭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天以上,散尽余气后方可使用。

5.4 鸡舍的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带鸡消毒的着眼点不应限于鸡的体表,而应包括整个鸡群所在的空间和环境,否则就不能对部分疫病取得较好的控制。先对鸡舍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以提高消毒效果和节约药物的用量。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喷雾器或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屋顶、地面,以均匀湿润和鸡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喷鸡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