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毛皮兽黄脂肪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2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42

黄脂肪病,又称为脂肪组织炎和黄膘病,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是以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生非正常黄染的现象。该病在水貂狐狸貉子以及麝鼠等毛皮动物和猪群发病较多。该病只有通过剥皮后才能确诊。

动物全年均可发病,在夏季高温时,由于饲料保存条件所限,饲料中脂肪发生酸败、变质诱发较多;同时,夏末秋初,脂肪沉积阶段,冬毛期表现尤为突出。

发病原因

饲料中营养不平衡。

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的维生素缺乏。

参与脂肪代谢的器官功能受损。

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发病种群的后代发病几率较高。

饲料原料的颜色(如南瓜、深色玉米、胡萝卜),因其自然色素易溶解于脂肪组织中而逐渐沉积,也对脂肪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

发病症状

慢性病例极度消瘦,食欲不振,被毛逆立,口腔黏膜变黄或苍白,拉黏液性粪便,并伴有血尿和后肢麻痹。急性病例,突然拒食,精神委顿,目光呆滞,体温不高,可视黏膜发黄,运动失调,步态蹒跚或后肢麻痹,口腔黏膜发黄,腹围增大。被毛蓬松,有时暴饮,排煤焦油样稀便。最急性病例,尤其是体躯肥胖的动物,夜间拒食,第二天突然死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