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可对于养猪人来说犹如冬季一般,在春节过后商品猪价格一路低迷,再加上近期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且继续蔓延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现在养猪业的形势可谓“雪上加霜”。 尽管世卫组织已多次表明,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与猪关联度不大,但也要引起我们养猪人的高度重视。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但极少传染给人。其典型临床特征是:突发疾病,短期发热,食欲不振,嗜睡,咳嗽,呼吸困难和鼻腔流出分泌物。随着流感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临床症状可能持续几周时间。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可与其他病毒或细菌协同作用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
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由于猪对禽源和人源流感病毒均易感,因此猪被认为“混合器”宿主,通过基因重排,出现导致人流感病毒大流行的病毒。
猪感染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方面:所有猪群均易感染,开始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不爱活动、衰竭、扎堆及卧地不起,还可能出现结膜炎、鼻炎、鼻腔分泌物、咳嗽及体重减轻。疾病进一步发展为张口呼吸,呼吸困难,尤其是迫使病猪走动时更为明显。本病的发病率高达100%,在没有并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死亡率较低,病程5天到7天开始恢复,恢复较快,如同暴发一样突然。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对首次感染的病猪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与此相比,由于以前感染而获得主动免疫力的种猪及其具有母源免疫力的仔猪不受感染。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主要病理变化在呼吸系统。剖检可见咽喉、气管、支气管黏膜轻度充出血、肿胀,表面附有黏稠液体,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渗出物。肺脏病变常见在心叶和尖叶,病变区坚实、紫色,一些肺叶间质明显水肿。颈和纵隔淋巴结充血、水肿。
在预防方面,由于目前尚无预防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一旦发病,常采取对症疗法。
1.加强人员进出场、进出圈舍的卫生消毒制度。人员进出场要洗澡更衣消毒,每周用强酸、强碱、氧化剂等高效消毒环境大消毒和带猪消毒2~3次,保证有效的消毒效果。严格控制鼠、猫、狗、鸟类和其他家禽进入猪场;不在猪场饲养鸭、鹅等;饲养员进入猪场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隔离,患流感时禁止进入猪场。
2.每个饲养单元进行全进全出,不同猪群交叉感染,可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3.加强饲养管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干燥,为猪只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补充电解质、氨基酸含量,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抗病力。
5.定期添加药物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其继发感染病菌如常用的抗病毒药和消炎药等。
6.发现猪发热现象及时隔离治疗。如果发现猪只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类似流感症状,及时隔离且上报上级畜牧主管部门和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同时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症状,控制继发感染。常用的方法为:解热镇痛,如注射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等;控制细菌继发感染,肌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蒽诺沙星、丁胺卡那、阿普拉霉素、庆大、头孢、青链霉素、增效磺胺等。
7.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同时猪场所有病死猪、污染物、排泄物、生物制剂废弃物等做好无害化处理。
8.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注重饲养人员和与猪只接触平时工作中的卫生消毒和自我防护等。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各项防控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宣传到位、准备充足,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正像国家领导人说的那样,这次流感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正阳诸美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正阳综合站 副站长 肖锦红